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专家连线 >> 熊伟:某市批量采购缘何被叫停

熊伟:某市批量采购缘何被叫停

栏目: 专家连线 时间:2014-02-21 10:58:1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中标价格低于协议供货价12%、低于市场价8%,这是某市计算机、打印机等通用设备首次实行批量采购后结出的丰硕果实。然而,笔者近日获悉,批量采购在该市实施仅1年后,便被迫停止了。在中央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该市的遭遇实在引人深思。

批量采购既然好处多多、成效显著,为何却中途被拉下了马?尽管相关部门未作出解释,但显而易见,这与批量采购执行遇到的外部阻力和内部困难有关。

外部阻力是推行批量采购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之一。

作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批量采购在执行初期的对立面无疑是深受采购人青睐的协议供货。“用着顺手,用着方便,用着自由”。这是协议供货留给采购人的根深蒂固的感受和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采购人而言,革协议供货的命,就等于革自己的命。因此,批量采购的“冒尖”,招致的必然是来自采购人的“砖头”。

笔者了解到,在其他地方的批量采购或类似实践中,采购人拒绝实施、消极对待者有之,以各种理由规避执行者有之,以中标品牌不是本单位的理想品牌为由拒绝签订采购合同、拖延支付采购货款者亦有之。除了这些不理解、不配合外,有些采购人还擅于“打报告”,“吹耳边风”,博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批量采购自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当砖头拍来,却没有防护盾,受伤在所难免。有些地市埋头探索,却忽视了为批量采购争取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试想如果没有较高层级的制度保障,仅靠政府采购部门的指令,那么在情况发生改变时,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从批量采购自身来看,统一配置标准、归集需求等基础工作都需要进一步夯实。这些也增加了批量采购推行的难度。

重重阻力之下,该市停止批量采购的做法确实属于无奈之举。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因此而否定批量采购。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中采购,批量采购的优势是看得见、摸得到的,而且代表了集中采购的发展方向。因此,地方批量采购实践不能浅尝辄止、因噎废食,而应迎难而上。

其一,坚定推行批量采购的决心、信心,在改革的阻力和困难面前不动摇、不退缩。

其二,巧妙借力,取得推行批量采购的更大支持力。放眼全国其他地区,改革推行比较顺畅的地市,大多是争取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这一方面能为批量采购创造必要的层级较高的制度保障,使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能形成自上而下的执行力,对有关各方起到指导、约束的作用,此外还会对采购人形成良好示范。

其三,人性化、技巧性地化解来自采购人阻力。笔者认为化解阻力的前提是充分沟通,耐心听取采购人的意见和建议,区别对待正当的个性化需求和不正当的个人偏好,并可以借鉴其他批量采购的做法,比如保留绿色通道、考虑部门配置等特殊因素。此外,还可以对采购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批量采购利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集中采购事业的发展,帮助他们消除认识误区,甩掉思想包袱,支持配合规模采购工作。

其四,完善推行规模采购工作的基础性支撑。统一预算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作为政府采购管理实现源头控制、实现与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协同配合的重要基础,相关各方需要立足实际、积极完善。在此基础上,统一的功能、需求标准也应尽早出台。这些基础工作的完善,将有助于消除采购人非正当的个性化需求和偏好,有助于批量采购的顺畅运行和长足发展。

笔者坚信,在破除种种障碍过程中,批量采购的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

本文来源: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