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采购需求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采购需求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25-10-17 09:44:4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实务探讨】

采购需求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

■ 黄小洁

在政府采购工作中,采购需求的确定是项目成败的源头,也是风险高发的环节。在市场调研阶段,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参数建议,为采购人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然而,笔者认为,部分参数建议可能因供应商立场不同,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作为采购人,需要具备专业的辨识能力,确保项目科学、公正地进行。

参数设置中常见的倾向性表现

在实践中,一些具有倾向性的参数设置,往往有迹可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是拔高常规指标。将一些行业内普遍能够达到的常规技术指标,设置为重要参数(若不满足,则在对应的技术评分中不得分)。这种设置,有时并非出于技术领先的考量,而是通过对非核心参数的特定组合,构筑起一种隐性的技术壁垒,从而收窄潜在供应商的范围。

二是选择性地弱化关键指标。与此同时,一些真正决定产品核心性能、品质及耐用性的关键参数,如核心部件的材料工艺、故障率等,可能被设定为普通参数,仅要求以“承诺函”的形式响应,这无疑为后续的履约环节埋下了品质风险的隐患。

三是设置缺乏可验证性的“高精尖”指标。参数表中可能包含一些在技术上看似先进,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求不明确,且在常规验收条件下难以验证的指标。这类参数虽然提升了文件的“技术含量”,但其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有待商榷,可能导致验收环节流于形式。

笔者以政府采购网上某个LED大屏采购项目为例,具体分析这些倾向性是如何体现的。

倾向一:远超实际需求的色温范围。在需求建议中,“色温1000K—20000K可调”被设为重要参数。经了解,如此宽的色温范围多用于影视制作等专业领域。对于报告厅这类人眼直接观看的场景,适宜的色温通常在6500K—8000K之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观看舒适度。那么,将一个远超常规应用需求的参数设为重要参数,其设置的合理性就值得采购人深入探究。

倾向二:被“承诺”替代的核心技术指标。与此同时,“像素失控率”“核心芯片封装工艺”等直接决定屏幕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的“生命线”参数,却被作为普通参数对待,仅要求提供承诺。这意味着在评审阶段,无法通过硬性指标对产品的核心品质进行有效筛选,无疑将采购方在验收环节置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倾向三:难以验证的“纳秒级”延时。参数“画面延时≤500ns(纳秒)”,纳秒级的延时,若无专业的高速摄像设备和测试软件,在常规验收中是无法被感官或普通设备所验证的。这样一个缺乏可操作性验收标准的参数,其约束力自然大打折扣。

采购人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面对复杂的参数体系,采购人应保持客观、审慎的态度,主动掌握需求制定的主导权。

——以应用场景定义核心需求。在研究具体参数前,首先要明确最终用户是谁?核心应用场景是什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稳定性、显示效果,还是兼容性?所有参数的取舍都应服务于这个核心目标,任何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的指标,都可能偏离采购的初衷。

——建立多维度的信息参考系。笔者认为,应主动向至少三家不同品牌的供应商、行业内的第三方专家或检测机构进行咨询。通过对不同来源信息的交叉比对,那些不合理的、具有特定倾向的参数设置便会清晰地显现出来。

——让核心参数回归核心位置。采购人要对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将真正决定项目成败的核心参数(如芯片、工艺、故障率)设为实质性或重要参数,并要求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检测报告或相关证明。对于常规参数,应设定在行业公允的范围内。对于锦上添花的功能,可考虑作为加分项,而非“一票否决”的门槛。

——将验收标准融入采购文件。这是确保履约质量的关键抓手。在编制采购文件时,必须针对每一项重要参数,特别是那些不易测量的指标,明确验收的具体方法、评判标准和必要的测试工具。将验收的“硬约束”前置到招标环节,能有效引导供应商诚信投标,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符合预期。

采购需求的确定,是一项专业性、责任感与智慧并重的工作。作为公共资金的“守门人”,采购人不仅是流程的执行者,更应努力成为“项目的第一产品经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有效规避采购风险,真正实现政府采购的“物有所值”。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77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