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身边的感动】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 王涵
姥爷房间的墙上挂着他自己书写的一幅毛笔字,在我小的时候,他常会指着那些字教我读:“献了青春献儿女,献了儿女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那时的我懵懂不解,只觉得这句子朗朗上口。直到后来才真正明白,这短短二十一字,凝结的是一代兵团人的毕生信念,是他们扎根边疆、代代奉献的铮铮誓言,更是那段峥嵘岁月最朴素的见证。
1949年,22岁的姥爷随部队从青海湖畔来到新疆,完成战斗任务后,便就地扎下根来,成为了一手握枪、一手拿镐的兵团人。1952年,16岁的姥姥也从东海之滨跟随着部队进疆,她参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建水库,后来,她听说50团煤矿需要人,于是又来到八百公里之外的煤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煤矿工人。姥姥和姥爷虽然来自祖国的不同地方,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至今仍清晰记得,十年前我们驱车八百公里,陪姥姥重返她与战友们亲手建设的“猛进水库”。站在堤岸上,望着烟波浩渺的湖面,姥姥颤抖的手轻抚着斑驳的栏杆,细细讲着他们在戈壁荒滩上挖水库的火热场面。
当年,他们响应党中央和兵团领导的号召,和战友们一起,用铁锹、十字镐、坎土曼挖土;用红柳编织成的筐子抬土;没有路,就光着脚,在泥巴地上踩出一条路来!他们用柔软的双手抬,用稚嫩的肩膀扛,唱着号子用木头夯土,靠人力和意志一锹一锹地挖成了水库。
如今,那片为了生存而开垦的荒僻之地,已变成了风景宜人的青格达湖风景区。岸边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岸上游人如织、欢声笑语。和姥姥一起走在她曾经热爱过、奉献过青春的土地上,我感觉美丽的青格达湖与我也有了更深的联系,那是血脉相连的传承。我看见了不一样的美景,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从内心油然而生。
姥姥今年九十高龄,时光在她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皱纹,但她的眼神依然明亮,闪烁着对边疆的热爱和对过去奋斗青春的怀念。现在,我接过他们手中传递的接力棒,心中充满了责任与使命。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崭新时代,作为兵团精神坚定不移的传承者,我必将怀着与他们同样的赤诚之心,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倾洒在这片让人深深眷恋、无比热爱的广袤土地之上,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为绚烂夺目、动人心魄的耀眼光芒。
作者单位:兵团财政局国库处(政府采购管理处)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