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瑞金的古色

瑞金的古色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5-04-03 19:36:27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文化中国行】

瑞金的古色

■ 黄渺新

瑞金的红色庄严、神圣,举世闻名,是其最为耀眼的一色。不过,瑞金也有其独特的古色,不容小觑。红色与古色交相辉映,造就了这座历史名城。

初到瑞金,最是钟情于那条蜿蜒穿城而过的绵江,其水之清澈,令人赞叹。水草一丛丛、一簇簇,柔软如丝带,在清流中摇曳多姿。一条条银亮的小鱼在水草间穿梭、游弋,偶有巴掌大的鱼从水里一跃而起,划出一道轻盈、灵动的弧线。滨水古木森森,多古樟和古榕,一棵棵擎举着巨伞一般的树冠,在河面与河岸遮出大片浓荫。古老的石阶通向一泓澄碧,宛若长蛇饮水。河两岸街巷纵横,屋宇鳞次栉比,多古老的庙宇、祠堂,多旧时的商号、货栈。

绵江悠悠,流水汤汤,滔滔不绝,昼夜不息。河上多桥,有当代新建的,有古代留下的,或美观、大气,或古朴、端肃,无不引人注目。一座座长桥飞跨江流,桥身静静地倒映在叠叠涌动的碧波上,与两岸的田园、市井相衔接,与滨水的茂林、幽篁相映衬,为这座小城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温婉、秀气。其中,双清桥与云龙桥保存完好,堪称典范。它们都用色彩鲜艳的当地丹霞山岩石料建造而成,赭红的桥身与澄碧的流水相映成趣。

双清桥横跨绵江东西,属于瑞金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在有双清桥之前,这里原是一座渡口,名叫“双清渡”。后来,改渡为桥,先是简易木桥,清康熙年间改为石墩木梁桥,道光三年,建成现存风格的石墩石梁桥。如今,桥上加盖了一道长廊,成了一座廊桥,黛瓦红廊,飞檐翘角,古朴端庄,可遮阳避雨,可闲坐小憩。

云龙桥横跨绵江南北,有“绵贡江流第一桥”之称。据资料记载,云龙桥是赣南地区最长、最高的古代石拱桥。其北侧桥头,有一座两层高桥楼,上有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亲笔题写的“瑞金云龙桥”五字。楼顶有一座望江亭,凭栏远眺,江风徐来,江流迂回,宛若碧带。其南侧桥头,有一座牌坊,四柱三间四层,巍峨挺拔,气宇轩昂。桥楼高耸,牌坊挺立,与雄浑、修丽的桥影相得益彰。

驻足瑞金城,抬头东南望,在盆地边缘如翠屏一般绵延起伏的群山上,巍然耸立着三座古塔,在夕晖的映照与青山的映衬下,苍凉的塔影直指苍穹,显得格外雄浑、挺拔。这就是建于明万历时期的龙峰塔和建于清康熙时期的鹏图塔与凤鸣塔,三者合称“笔架凌霄”。这种三塔鼎立、遥相呼应的景观,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在瑞金城西南方,亦有一座古塔,始建于明万历时期,九级六面,因在日光和月色的映照下如龙珠生辉,故名龙珠塔。又因塔身用石灰通体粉刷得雪白,在蓝天的映衬下,皑皑挺立,俗称白塔。它位于绵江边一片高岗上,登临该塔远可眺望莽莽笔架山,近可俯瞰滔滔绵江水,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龙珠塔居高临下,据守水口,是一座典型的风水宝塔,彰显了瑞金先人的人文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韵味。如今,龙珠塔下建有庄严、肃穆的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伫立于纪念馆外花木扶疏、宁静幽雅的庭院里,透过苍松翠柏仰望古塔,只见塔顶与塔檐长着一丛丛青草与一簇簇灌木,葳蕤茂盛,迎风摇曳,飒然作响,让古塔更显沧桑。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上灯火辉煌,人流如织,热闹非凡。独自漫步小城,阵阵夜风拂面而来,从远山近野带来清新、凉润的气息,沁人心脾。不知不觉夜已深,广场边摆满卖夜宵的小摊,灯火通明,烟气缭绕,人气很旺。小摊上有很多当地小吃,琳琅满目,色香味皆诱人。

我离开广场,沿着静谧的大街小巷,再次来到云龙桥,不由驻足,倾听桥下潺潺流淌,欣赏满天星辉,感受瑞金的古色美。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6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