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同轨 书同文
【开门修法 集思广益】
车同轨 书同文
从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角度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 韩露
近期,财政部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较上一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改动较大,特别在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加强采购需求管理、健全政府采购方式、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等方面有明显变化。其中,在第一章第四条中首次提出了“国家推进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概念。笔者将从推进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角度,梳理《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政策要求和实施程序,浅析立法如何拆解构建统一大市场限制因素、如何分配各政府采购参加人权责等,并思考由此带来的影响。
车同轨:集采目录和限额标准由国务院统一制定。
现行《政府采购法》中关于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按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区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在实践中,因跨地区政策不同,因中央单位采购人和本地采购人所属预算体系不同,出现了同城不同政策的现象,这造成了政府采购的市场割裂。要想建立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首先就要统一赛道、统一起跑线。《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政府采购政策应当由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统一制定,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国务院统一制定。
书同文:统一采购需求标准、推动批量集中采购。
对于技术标准明确、统一的货物,其技术要求的内容主要受采购预算、应用场景等影响,与地域无关。比如,同样是行政办公用台式计算机,在北京和在海南使用并无区别。当前,在各地政府采购项目中,同一品目的技术需求在不同的项目中有多有少,有粗有细,造成供应商在参与投标时要分别去理解采购文件的需求内容,同一款产品在不同的采购文件下很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征求意见稿》单独设一章强调“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其中,第三十一条提出“采购需求应当合规、完整、明确、可评判、可验证,符合采购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有了统一的既定目标,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技术标准明确、统一的货物类品目的技术要求会趋向一致,加上采购文件标准文本,最终会形成一套适用于全国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的采购文件。需求统一的品目属于典型的“适合实行批量集中采购的集中采购项目”,通过批量集中采购可以整合全国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的采购需求,发挥规模效益,进一步节省财政资金。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各地行政办公资产配置标准各不相同,同一品目产品在各地的预算上限和数量上限的不同变相限制了采购人跨区域跨行政级次采购。笔者建议,下一步可考虑制定全国统一的行政办公资产配置标准。
权责对等:采购人选择权与主体责任并存。
《征求意见稿》一方面,扩大了采购人在选择采购方式、程序和组建评审委员会等方面的自主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采购人在内控管理、需求管理、政策功能、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方面的主体责任。采购人参与采购全过程,在多个程序节点享有自主权,同时也为自主权负责,这对采购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九十七条规定了“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对其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教育和培训;对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定期进行考核”。笔者认为,在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的多重压力下,采购人会进一步规范采购需求和采购程序,有利于打造规则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从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积极参与政府采购。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基本条件+负面清单”模式。
《征求意见稿》专门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用任何方式,非法限制和阻挠供应商自由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政府采购活动当事人及相关人员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制度,依法实施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为供应商享有公平竞争的权利保驾护航。供应商参与各地的政府采购活动不需要再担心政策的变化和歧视性资格条件的要求,同类项目的采购需求和评价标准,也会趋于一致。《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提到“对于有同类需求的采购项目,鼓励采购人自愿联合进行采购,提高效益”。笔者认为,通用办公设备和软件等受地域影响较小的品目可试点联合采购,统一编写采购需求、组织招标,供应商只需要参与一个项目就可实现多个地区的销售,既降低了竞标成本,也降低了销售渠道成本。
鼓励集采机构竞争:激活政府采购。
统一大市场受预算管理、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等因素限制,采购人委托项目时往往只对应一家集中采购机构。因此,每个集采机构都有自己的“基本盘”,集采机构之间缺乏竞争。《征求意见稿》落实《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明确打破“行政级次和部门隶属关系限制”,并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代理机构”。笔者认为,程序合规、采购需求专业度、电子化招投标系统和电子化框架协议采购平台将是集采机构在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除了考核“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价格、节约资金效果、采购效率、服务质量、信誉状况、有无违法行为等事项”外,也可以参考集采机构对集采目录内品目采购需求的贡献度。值得注意的是,采购人突破限制自行选择集采机构,可能出现一家采购单位在多个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均有成交记录的现象,提高了内部管理层级较多的主管预算单位的内控管理难度和受理质疑投诉的采购人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
互联共享:电子化政府采购实现线上统一大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推动商品市场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鼓励打造综合性商品交易平台”“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加快完善电子招标投标制度规则、技术标准,推动优质评标专家等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目前,各地的政府采购市场都在积极探索电子化政府采购招投标系统和框架协议采购平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同时也存在平台重复建设、CA无法互认、供应商重复投标、成交结果无法比较等问题,与统一大市场的要求背道而驰。《征求意见稿》第五十五条明确了“国家鼓励利用数据电文形式和电子信息网络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推动交易流程、公共服务、监督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政府采购信息资源与其他公共服务平台互联共享”的要求。笔者认为,未来全国各地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应逐渐统一数据接口、底层数据库格式,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的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进而推动政府采购从电子化向数字化迈进,数据反哺采购需求和采购政策。
(作者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