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设计中
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设计中
——访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
■ 本报记者 吴敏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首场“代表通道”上,分享了自己在首都城市复兴地标设计中的经历。这次亮相让这位幕后设计师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基础和根本。”在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采访时,吴晨分享了他对设计与绿色建筑的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融入设计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北京再次惊艳了世界。这些成功的背后集结了一大批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吴晨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完成了世界性的挑战课题。”吴晨说。京西首钢园区展现在世界眼前,成为点燃北京高光时刻的焦点之一。这里凝聚着北京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持续探索与努力,凝聚着首钢园区众多建设者和建筑师、规划师的心血。大量老旧工业建筑更新为民用建筑,原有的工业结构形式与工业建筑的遗存风貌和新的建筑功能完美融合。
吴晨介绍,在规划设计上,首钢园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使西山、永定河、高耸的冷却塔等工业颜值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经过10年持续‘伴随式’设计,今天的首钢尽显‘钢铁本色’,向世界展现了山、水、工业颜值和城市活力‘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成为真正的‘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不止于此,近年来,北京的城市规划设计一直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吴晨说,曾经的什刹海,由于过度商业和旅游开发,滨水公共空间和胡同拥挤不堪,环湖人行步道有九个节点被经营单位占据,无法通行。经过精心设计和社会各方努力,现在什刹海环湖的所有阻点全部被打通,形成了连续6公里的人行步道。荷花市场也通过空间提升设计,完成了业态功能、建筑立面、景观环境的整体梳理、统筹规划,违建拆除,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
吴晨还介绍了南锣鼓巷的整治设计提升经验。设计师们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梳理,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测绘,一家住户一家住户地访谈,按照“一院一策”的设计原则,保留老院落古朴的风貌,让四合院达到结构安全、设施完善、建筑宜居的标准。“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院’理念,为老街坊、老住户量身打造体现‘老胡同、新生活’的人居环境,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
建筑业“绿化”仍需努力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吴晨对北京有着浓厚的感情。在参与的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中,除了一直秉持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吴晨还对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认识。
“在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设计仍然是‘龙头’。”吴晨说,相对于施工而言,设计虽然只需要消耗极少的资源,但却决定了建筑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能源与资源上的消耗水平。只有充分利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使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营管理直到报废及废物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资源消耗和有害物、排放物、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才能最终获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他强调,绿色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基础和根本。如果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融入绿色建筑的理念,便意味着从源头上注入了绿色建筑的元素,这将使建筑在实现高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到事半功倍。
在吴晨看来,绿色建筑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是“绿色”的。这些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二是所设计和建造的建筑产品是“绿色”的。比如,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的抗震性、耐火性、防水性、电气及燃气设施安全性、环境健康性、特殊群体便捷性等安全性能。同时,设计还要考虑建筑的隔热保温性、日照及通风性、防噪降噪性等性能。三是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全过程是“绿色”的。在建造过程中,通过工业化、智能化生产,使建筑产品的高品质得以保证。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吴晨非常重视将绿色理念注入到设计中,但是,吴晨也坦言,绿色建筑从设计到最终实现还存在很多问题。他说,近年来,在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中,90%以上集中在设计阶段,而运行标识项目占比却不足10%。可见,绿色建筑设计与建设、运行脱节问题突出。建筑设计中的一些“绿色”的技术、措施,无法保证在施工中完全落实。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开发单位或施工单位由于成本和复杂程度等原因,对原设计做了变更或取消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对于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缺乏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的质量监管。个别地方虽然将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纳入了施工图审查要点,但由于缺乏规划环节的把控和竣工环节的验收,导致绿色质量难以保障。”吴晨说。
未来应当如何发展绿色建筑?吴晨建议,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逐渐加大支持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力度。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新技术;创新监管机制,通过建立诚信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绿色设计在项目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落地。同时,应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发挥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单一和便于管理的优势,降低工程风险,确保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