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远程异地评标不再遥远
【来自实践】
让远程异地评标不再遥远
■ 谢庐华 刘友春
当前,不见面开标系统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正在全国各地铺开,该举措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减轻了企业负担,缓解了疫情防控压力,方便了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今年5月,某市建设上线了“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至今,运用不见面开标的房建、交通、水利、政府采购项目共200余个,实施远程异地评标的项目仅3个。不见面开标项目在公告发布、组织开标等环节,通过线上“点对点”取代了原来的投标人参与现场开标,为交易各方提供了便利。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不见面开标系统的延伸,有些功能基本处于“休息”状态,与前者的方便快捷,成为项目交易的常态化相比,两者呈冰火两重天境地。综合数据和相关方反映来看,交易项目进行远程异地评标,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信息互通共享问题。目前,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实施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是基于同一家信息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信息能够互联互通,畅通数据对接。如果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是不同公司研发,将面临信息数据孤岛问题,任意一方不愿开放数据接口就无法对接运行。
客场评标场所预订问题。交易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必定是在两地之间进行,发起方为主场,响应方为客场。项目实施远程异地评标之际,尤其是项目发布公告之前,主场发起方就必须和客场的响应方沟通联系好,确定开标场所时间等,达成一致意见才能向前推进。如因场所紧张等问题,则难以实施。
客场评标场所管理问题。对于客场评标专家的服务管理,项目开标当天,如果客场有项目开评标,客场的工作人员值班,可以兼顾。一旦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耗时过长,事先未与对方有效协调,参与客场远程异地评标项目专家的通讯工具、午餐、评审费用、现场管理等服务,将面临诸多问题,还会产生不利影响。
客场评标专家监督问题。鉴于各地交易中心开评标室都安装了监控系统,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开展阶段,项目监督单位在主场负责监督,而客场仅仅依赖于监控视频,通信工具的保管有赖于专家的自律自觉。客场专家在监控摄像头范围内的言行举止可见可控,但专家评标中途休息、离开评标室等行为,虽然身处隔离的评标区,但这期间的活动处于不可控范围。
技术保障问题。虽然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经过多方多次测试,已具备启用条件,但客场在评标期间,仍需要软件开发公司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应对突发情况,无论是视频连线,还是现场就地解决,人员在场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交易项目资源匹配顺利、系统正常顺利运转。如果是同一家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在测试环节,主客场之间的技术保障由两地驻点的公司人员承担,调度方便。反之,如果是两家公司开发的系统,负责保障的技术人员之间协调起来就存在困难。
项目评标资料移交问题。对于测试项目的客场评标资料,如监督视频等,暂时不归档。但项目上线实施后,由于没有制度规定,就会面临项目敏感、管理监督责任的界定等问题,给客场增加负担,不利于日后业务档案的归档。
专家数字证书问题。当前,因纸质评标和电子评标并行,专家评标之际,纸质评标直接签字署名。但对于电子评标项目,则需要让专家通过数字证书在系统里完成。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其办理的数字证书因过期未续费而不能使用,一旦接到参评电子项目评标电话语音通知,只有拒绝,影响了专家抽取效率。
不见面开标受到各方面欢迎,是因为其符合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把原来需要投标人从各地奔赴到一起聚集的“面对面”,变成线上投标的“点对点”,省去了投标人往返开标现场的各种费用,给交易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虽然远程异地评标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人为干扰因素,解决评标场地资源限制、专家资源地域限制等问题,尤其是有的地域评标专家偏少(某些专业类别的专家数量少、总体数量少),难以满足技术复杂、专业性强、要求高的项目评标需要。但数据显示,远程异地评标暂时未被“看好”,这是因为相关方面存在顾虑,主要是政策层面未对远程异地评标进行制度设计,缺乏操作性、规范性。新生事物处于探索阶段,为了稳妥,项目上线少。有的项目技术复杂、专业性强,业主经过慎重考虑并经同意,直接抽取异地专家参与项目评标,使开标、评标置于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惯性化招标,减少风险。
为明确责任,规范交易,保障各方权益,有效推动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常态化开展,开创公共资源交易评标新纪元,笔者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出台制度规定。从各级层面出台相应制度,对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信息共享、场所安排、专家管理、评审费用及发放支付、监督监控、资料移交等各环节进行明确,形成设区市的县与县之间、设区市之间,甚至省外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共享局面,实现多赢,进一步盘活专家资源,方便交易各方主体,确保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运行。
完善开评标场所设置。尤其是未建设或正在建设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的,要着眼信息化发展潮流,结合场地实际,优化开评标场所的设置布局,统筹安排,划分区域,合理安排,在软硬件设施设备上给予配备到位,给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发展留下腾挪空间。
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县(市、区)之间、市与市之间、省内之间、甚至省与省之间,就远程异地评标事宜建立规范,明确标准,形成主场、客场良好运行的互动机制,做到管理有序,服务到位,保障有力,监督到位,确保评标场所秩序严谨规范有序。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