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得住 才能放得开
管得住 才能放得开
——访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处长黄开胜
■ 本报记者 程红琳
今年1月,清华以其一贯低调的方式上线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在平台上线满百天之际,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处长黄开胜向记者分享了近年来实验室与设备处在构建“安全、高效、精准”的设备采购体系方面的实践以及他对于高校设备采购与管理的思考。
激活“人财物”
围绕着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这一目标,中国高校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一次,与教学科研相关的设备采购与管理走到了变革的中心。
黄开胜明显感觉到,随着高校采购规模不断提高,高校采购工作重要性愈发凸显。与此同时,一场关乎于“解放”和“松绑”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也已拉开大幕。
“‘50号文’明确指出推进科研‘放管服’,让科研人员有更多自主权。”黄开胜口中的“50号文”即2016年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随即出台《清华大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办法》,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进行实质性简化,并将校定招标线从之前的国内30万元(进口40万元)统一提高到50万元。此外,《办法》还对科研仪器设备作出明确定义。
“50号文”发布后,国家层面相继推行一揽子为科研人员减负的举措。
然而,对黄开胜而言,“放权”和“放责”是两码事。清华大学正朝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通过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构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服务支撑和服务保障体系。显然,对于教学科研设备,无论是增量还是存量,清华都提出了很高的管理要求:既要激活“人财物”,又要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学校资源。
练好平衡术
在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拿捏好“放”与“管”之间的平衡?是这场改革中,每个高校采购及物资管理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命题。
黄开胜清楚:管得住,才能放得开。
“管得住”显然并非易事。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做法是:通过规范管理流程、对接院系需求、搭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从安全采购、精准采购、高效采购三方面发力,推进科研“放管服”落地生根。目前,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开评标现场已实现全程录音录像,做到过程可追溯。同时,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还建立了四梁八柱式的规章制度。
“在内控建设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职能的调整。”黄开胜告诉记者,以往实验室与设备处下设设备科、招标办以及资产科。预算、论证、50万元预算以下的采购、合同签订、外贸订单执行、验收等均由设备科完成;招标办则负责50万元预算以上的采购工作。“调整后招标办改为采购与招标办公室,原本由设备科完成的与采购相关的工作则由采购与招标办公室完成。调整后设备科负责预算、论证、合同签订以及验收。验收完成后,由资产科进行建账。资产科也做了内部岗位的调整。将资产建账和资产处置的权限分开。”
“既要为老师们‘松松绑’,也要保护好我们的老师。”在黄开胜看来,让科研人员有更多自主权的背后,应该运行着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易操作的执行机制。
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谈及上线“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黄开胜表示自建平台并非易事。但对于清华这样采购体量的高校而言,设备采购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又势在必行。
“清华的设备采购有自己的特点:一是采购内容比较丰富;二是采购量大;三是老师的要求高。近几年,我们的仪器设备年采购规模均超过14个亿。”黄开胜向记者坦言:以往老师们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填写各种各样的信息。从预算、论证、采购再到后期合同签订,不同环节重复的信息需要填报多遍。“而且以往都是纸质的,不易保存。所以,我们亟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采购的效率,减轻老师的负担。”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平稳运行数月,从目前来看,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打通信息流,提高效率。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责任到人: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管理我们的国有资产,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发挥资产使用效益。三是从监管角度来看,设备从采购到资管都实现了阳光透明。”黄开胜告诉记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有了“放”的基础。
在推进科研“放管服”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清华大学上线“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恰逢其实,也为国内高校推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清华实践”。
谈及接下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规划,黄开胜透露:“下一步,我们把设备的共享以及实验室的管理也整合进‘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