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电子报 >> “放管服”下政府采购的问题与思考

“放管服”下政府采购的问题与思考

栏目: 理论前沿,电子报 时间:2019-04-04 17:14:4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争鸣·探路改革深水区】

“放管服”下政府采购的问题与思考

■ 王丛虎 门钰璐

“放管服”改革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之举,直接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放管服”实质上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其目标是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而政府采购作为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枢纽,是接触市场的前线阵地,更要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减少采购的事前审批环节,推进采购事中事后监管。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采购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采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政府采购以“放”激活力

政府采购领域的“放” ,一是要放权于采购人,加强采购人的主体责任,提升其自主性;二是要优化采购流程、减少采购审批环节,由事前审批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市场主体的准入效率,激发政府采购市场活力。目前,各地在政府采购“放”这一方面的工作已基本到位。比如,江苏省在法律框架下,通过提高采购限额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及简化省级集中采购目录来放权给采购人,扩大其采购自主权。同时,增强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采购自主权,激发其创新活力。河南省围绕“放”下功夫,推进政府采购管理流程的优化,积极改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设备采购管理。安徽省下放专项资金项目采购管理以增强采购质量,同时简化集采项目开标评审过程中的采购方式变更审批程序,以优化采购流程。

政府采购以“管”维秩序

政府采购领域的“管”,就是要加强采购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的秩序、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目前,政府采购领域的“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是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政府部门应注意完善监管制度,法律法规中应完善监管的具体程序和实体规则,确保监管部门能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政府采购活动依法进行。另一方面是监管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目前,监管部门对政府采购全过程的监管还有待加强,这与技术上的落后有很大关系。要想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监管,技术这一关是必须要突破的。政府采购全流程包括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商品选购、订单配送、合同验收、对账支付、资产入库、售后服务八个环节,这也就意味着要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比如,对商品进行监控,查看上架商品价格是否合理、是否为正品;对出库信息进行监控,确保供应商出库商品与订单一致;对收货信息进行监控,确保采购人已收到商品;对验收情况进行监控,以确保符合合同要求;对支付信息进行监控,确保供应商收到货款。监管部门只有实现了对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动态监控,才能真正把握好政府采购“管”的力度,才能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安心。因此,加强对政府采购监管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极有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目前,京东推出了达尔文模块化技术输出平台,该平台以订单为维度,将政府采购全过程串联起来,致力于政府采购全流程自动化、电子化、可留痕、可跟踪的实现,能够有效解决政府采购监管方面的技术困境,为采购单位、供应商、监管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政府采购以“服”促满意

政府采购领域的“服”,就是要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能。就目前情况来看,政府采购领域的“服”需要给予一定重视,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问题。一是信息发布平台不统一。各地通过多个平台发布政府采购相关信息,且一些地方发布的信息不一致,增加了市场主体和公众的信息搜素成本,导致信息查询困难、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等问题。二是信息公开不及时。采购单位信息的及时公布有利于其第一时间接受公众的监督,但一些地方更新信息慢,就会产生时效性问题,不利于公众的监督。三是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完整,比如一些采购项目未公开预算金额。另一方面,采购单位支付问题。目前,采购单位所购买的商品如果由国库支付系统集中支付,那么支付资金到账后,供应商可能不知道是哪个采购单位支付的,或是虽然知道是哪个采购单位支付的,却不知道支付的是哪一笔款项,给供应商增加了工作负担。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政府采购工作可从以下两方面予以改进。一是建设政府采购信息化平台,发布全面、及时、权威的采购信息,提升采购信息的透明度,使之在阳光下接受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二是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自动化,这样有助于采购信息的留痕和无缝衔接,便于监管部门实现全流程监督。目前,达尔文模块化技术输出平台致力于实现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自动化,同时,该技术平台与国库支付系统连接之后,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支付问题,即供应商能够知道是哪个采购单位支付的采购款项。需要注意的是,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助力采购问题的解决,但最后还是要回到制度设计的完善、人员能力的提升和素质建设上来,这才是最本质的。仅仅从技术层面推进政府采购改革,治标不治本。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创新,提高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才是长远的,也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而技术创新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解决采购问题的强有力的助推工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847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