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让PPP在县区更好落地

让PPP在县区更好落地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17-06-29 17:25:20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让PPP在县区更好落地

■ 张巍

推广PPP模式,让私营企业、民营资本有机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和供给水平,平衡财政收支。然而,在推广PPP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在区县级基层部门,由于对PPP模式了解不透彻、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实操经验少等原因,PPP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不够顺畅,有些PPP项目仓促上马,为项目生命周期的运营带来诸多隐患。那么,区县级相关部门该如何开展好PPP工作呢?笔者建议,可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本地政府要重视PPP工作。推广运用PPP模式,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体制机制变革。分管此项工作的地方主要领导要认识到推广PPP模式的重大意义,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准确识别PPP项目,并根据社会公共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规划项目进度。行业主管部门、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应协同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实施。

第二,合理分配财政支出责任。根据以前年度预算收支和本地区5-10年的发展规划来测算未来10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每年度PPP项目(落地项目和拟实施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不超过10%的上限要求,控制好本地区PPP项目的数量与财政支出承载力,降低隐性风险。

第三,建立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业务流程。财政部门应紧跟国家政策,认真研究学习,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执行政策制度,还应通过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流程,指导实施机构规范操作PPP项目。

第四,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团队。PPP模式的运作广泛采用项目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进行结构融资,涉及法律、金融和财务等专业性知识,这就需要专业化的机构和人才。在业务探讨上应不拘泥部门界限,建立本地的PPP生态圈,引入专业咨询机构和各领域专家集思广义,共同研究论证。

第五,政府部门要讲诚信,消除社会资本的疑虑。一方面,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不能因政府部门的人员变动影响项目实施,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另一方面,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停止或改变模式,“拍脑门”“一言堂”都会导致实施机构与咨询机构、潜在社会资本方无所适从,无法规范实施项目。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财政局公共投资科)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77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