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 >> 政采专业化人才从哪里来?

政采专业化人才从哪里来?

栏目: 政采要闻 时间:2015-02-05 20:55:2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关注政采人才培养

编者按:日前,由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全国大学生政府采购论坛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来自12所高校和部分企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政府采购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应适应新形势、新机制,输送专业化人才。本报特摘编了与会者的精彩观点。

与会者合影。


政采专业化人才从哪里来?


专家建言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慧

人才培养应紧跟政采发展大势

制度执行和体系建设的完善,迫切需要专业化人才队伍的支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高校责任重大。

2014年12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草案)》,标志着政府采购法治建设新阶段的开始,也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在政府采购理论研究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可参照的依据,以及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然而,正如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所言,实施条例出台后,需要对现行的制度办法进行清理,并修订、出台配套规章制度。制度执行和体系建设的完善,迫切需要专业化人才队伍的支撑。在制度体系尚不完备的时候,政府采购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很好地把握相关政策,带领不熟悉这个行业的人一起工作。作为政府采购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高校责任重大。

我校在政府采购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体会。我们经历了政府采购专业方向与学生共同成长、成熟的过程。政府采购专业学生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作为我们学术建设与教学创新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些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也是推动我们加快学科建设的动力。正因为有这些学生,看到他们的学习成果,看到他们在政府采购领域中发挥作用,或是在非政府采购领域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让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感到欣慰,增强了办好政府采购专业的信心。

在推进政府采购学科专业建设时,应善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此,我们在七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做了几个方面的探索并有所建树。第一,建设了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特色专业。经过多年准备,2008年,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下设立了政府采购方向,因为培养方式和教学手段创新,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第二,以提高政府采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建设了北京市级的中国招标采购研究与教学实践基地。第三,强化教师和学生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求学生参与科研,不少本科生、硕士生参加了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的重点科研项目。此外,学生参与或由学生举办各种学术会议,使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第四,创办政府采购专业学术网站,网站的维护和供稿主要由学生完成,将研究、学习成果分享到政府采购学科专业的网站,让社会、专家、政府部门与学生交流、互动,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做客专栏等,这些都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我们认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高等院校办学机制,高校、实务部门和媒体应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国家高端、专业政府采购人才培养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

学科建设须考虑跨学科融合

政府采购学科不能仅仅定位在经济学的范畴,而是必须考虑跨学科融合。其中,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目前,各高校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这个龙头到底包括哪些东西?

第一,学科定位。财政学不应仅仅是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重要论断“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把财政放在国家治理的层面来看,财政学应该是融合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等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政府采购是财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学科也不能仅仅定位在经济学的范畴,而是必须考虑跨学科融合。

第二,学科建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何种形式让社会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目前政府采购的研究,可能对策研究多一些,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方面的创新也很难突破。但是,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理论,对策研究也必然缺乏根基。政府采购研究还应注意搞好中国的事情,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构建离不开本国土壤,按照国外政府采购模式发展是不可行的。另外,建议几所院校联合起来,每年出版一本中国政府采购报告,扩大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力。

第三,学科建设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要规范,需要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没有相对固定的教学大纲,都应认真考虑;二是教材体系要规范;三是案例库的教材是否丰富,因为政府采购毕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四是如何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我认为,可以把这几个方面作为学科建设和教学中的一系列内容加以完善。

第四,师资队伍建设。这涉及学历层次的提高,国外访学,各院校、各学科间的师资交流等。可以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师资。

第五,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一点,我们灌输的知识既要有很强的应用性,还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的人才。一些知识或许会落伍,但基础理论永远都不会过时。

◆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

呼吁开设政府采购专业

在政府采购学科建设中,法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并为政府采购行业输送法务等人才。

人才培养,最核心的是要不要建政府采购专业的问题。学科发展可以有一个自然过程,但专业建设并非如此。如果开设了政府采购专业,会对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吸引优秀的师资力量,进而带来资金支持、科研项目支持,在未来的采购学科中,这个专业或将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应该就这个问题达成共识。

我国的学科体系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有大的门类(13类),然后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政府采购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如果开设政府采购本科专业,设在哪个门类下?我认为,可能会设在管理学下,也可能设在经济学下,但不太可能设在法学这个门类下。那么,法学院在政府采购人才培养方面能做些什么?

首先,在政府采购学科建设中,法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比如管理学中,经济法是教育部确定的一门核心课程。而且据我所知,有些管理学专业可能会开设好几门法律课程。将来整个政府采购专业或学科构建起来后,法学会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虽然法学院开设不了政府采购专业,但仍然可以为政府采购行业输送人才。法学院的学生在政府采购研究或实践中所做的工作,可以是法务,也可以是非常核心的采购业务。比如,有些地方的政府采购中心聘用法学院毕业的学生从事投诉处理工作,即所谓法务,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特长。在目前没有政府采购专业的情况下,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应该掌握较多的法律知识是一种共识,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政府采购工作也是一种正常情况。


观点集锦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

关于政府采购人才培养,是不是可以考虑这么几个问题。第一,政府采购学科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学科,怎么进行管理?第二,这个综合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怎么来建立?第三,课程框架和重点怎么来做?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

政府采购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财政学、公共管理学、交易学、商品学等内容。完善政府采购的学科框架,建议从基础理论、法律制度建设、实务操作、知识商品学、监督管理五方面进行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丛虎:

政府采购专业的主打课程是什么?课程如何定位?是以基础理论为主,还是以技术能力为主?政府采购能不能成为一门兼容所有学科的基础课程?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在行政管理学科中,政府采购被认为是拓展能力的课程,侧重于技术操作层面。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教授倪东生:

政府采购能力结构应涵盖以下方面:采购机会分析和定位、如何明确需求与规划供应、如何进行供应市场分析、如何检验与验收、如何评估与初选供应商、如何获取资源与选择报价、如何进行商务谈判、如何准备合同、如何准备和管理合同及供应商关系、物流管理、库存管理以及绩效评价。我们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设置政府采购课程。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幸临:

政府采购人才培养中所指的人才是广义的人才,不仅包括学生、政府采购研究者,还包括从事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人、执行机构的人以及政府采购行业的律师。就广义的政府采购人才而言,他们均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因为不管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现实背景,还是政府采购本身的特点,都要求依法采购、规范采购。因此,建议开设一门中国政府采购法的课程,授课对象包含法学的学生和非法学的学生两类。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赵勇: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将教育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即记忆、理解、评价、分析、应用、创造。我国传统教育重视记忆和理解,而政府采购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为实现高层次的培养目标,我在教学方法上较为注重师生的互动,并在整个课程中穿插讲座,考试时以集体的形式进行评估。我认为,应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沟通表达、持之以恒、团队合作的能力。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金波:

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这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在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中,应当更具廉政素养,建议在相关课程体系中设置至少一门廉政反腐课程。另外,政府采购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一定要紧随财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进行,要注重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本版文字/戎素梅)


教学者说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副院长姜爱华

改进课程教学 提升创新能力

由于常年承担本科生、硕士生的课堂教学工作,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政府采购发展得太快了,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如果政府采购课程教学仍按传统方式、灌输式地授课,是绝对不行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中央财经大学于2000年首次开设政府采购管理课程,2008年,这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12年,我们编写的政府采购管理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授课对象主要是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三年级本科生,他们在掌握了经济学基础理论后学习较为专业的政府采购知识,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整体效果不错。

不过,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的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课堂演示环节存在“搭便车”现象;不同小组提交的论文质量差别非常大;学生较少对所研究的政府采购课堂内容进行持续性地跟踪研究,随着课堂教学的结束,他们的思考和创新也就结束了。建议改革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可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充分认识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学校曾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他们的知识或者思想受专业教师影响的比重达80%以上,这也引发了不少老师的反思。老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影响如此之大,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优化课程设计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我校政府采购课程的课堂教学有理论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及论文演示环节。但总体来说,学生实践的机会仍然较少。可考虑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政府采购的感性认识。《政府采购管理》教学环节也将转换到“课堂+实验+实践+论文演示”四位一体的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更多的条件。

第三,加强与软件公司的沟通配合,优化电子教学系统。在课程实验环节增加开放性设计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目前的《政府采购管理》课程实验内容主要是标准化实验,学生必须按既定的设计内容进行上机操作。这固然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政府采购业务,但过于僵化,无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无法体现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第四,科学设计课堂演示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课堂准备时间,提高演示的质量和论文的质量。同时,重视学生对演示中评委所提意见的接纳和吸收,将修改后的论文成绩加入考评成绩,使课堂演示环节的成绩更加合理。此外,针对有些学生在演示环节“搭便车”的问题,可考虑不再由小组推选演讲者,而由任课老师随机抽取演讲者,这样小组中的每位同学必须参与小组论文写作,熟悉论文内容,并做演示的准备。

第五,细化课堂考核办法,尽量真实、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参与度。按照学期内学生有效发言次数,适当考虑在平时成绩中加分。

第六,丰富课堂内容。上学期起,我在教学中增加了每周政采播报环节,即每次上课时拿出十分钟,请学生盘点一周内政府采购领域的新鲜事儿。学生们踊跃参与,他们的创新能力非常令人惊讶,采取专家连线等形式鲜活地介绍国内外政府采购的大事儿和新鲜事儿,激发了他们对政府采购的关注度和研究热情。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副主任羌建新

注重政采人才培养的精细化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设政府采购与招投标课程以来,国际关系学院在政府采购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做了以下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第一,初步建成了政府采购特色专业。2008年,在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下开设的政府采购方向。2009年,该方向被教育部评为第四批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一个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国际公共采购学。

第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府采购高等教育培养体系,包括本科阶段政府采购特色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以及研究生层次国际公共采购学的培养方案。

第三,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精细化培养、小班化教学,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双导师制。每位研究生有两位导师,一位是本校的老师,另外一位是人才培养基地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以科研带动学习。

第四,建设了一个北京市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技术理论培养外,还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与国信招标集团共同建立的“中国招标采购研究与教学实践基地”,是首个市级的高校政府采购专业方向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第五,创办了全国大学生政府采购论坛。该论坛至今共举办了两届,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得到多所高校的热烈响应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第六,建立了一个学术研究平台,即公众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目前,各高校都强调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重要的政府采购智库,承担了很多政府采购课题研究项目。

第七,建成了一个政府采购学术网站。2006年,在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创了国内高校的第一个政府采购学术网站--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网站。2012年,对网站进行改版,借助信息手段搭建起一个政府采购学术交流平台。

第八,取得了一批影响广泛的学术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出版了政府采购的教材、理论专著9部,承担了20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了数十篇政府采购方面的学术论文。

第九,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多层次的师资队伍。

第十,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具备多元能力的政府采购人才。

最后,我想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政府采购专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专业,仍需大家的共同努力。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注重学生的精细化培养。政府采购是一门跨学科专业,是众多学科的交集,这意味着政府采购人才培养应该是小众模式。要凸显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交集中的独立价值,就一定要尝试精细化培养。目前,国际关系学院政府采购方向每年招收20-30名本科生,招收约10名硕士研究生,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较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点对点、个性化、专业化培养。


责任编辑:lilei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第451期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