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政府采购学历教育(下)
赵勇: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
与国内大学的严进宽出和许多中国人印象里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不同的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奉行的是“严进严出”的政策。说说参加政采法硕项目的学生吧,体现出很多与国内学生的差别。
首先,大多数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没出过校门的学生是绝对少数,甚至一些学生比教授年龄都大。他们都在相关领域工作,这使得交互式教学成为可能。在教授的引导下,课堂常常成为学生们交流乃至争论的平台。相关研究表明,这样的学习效果与“填鸭式”宣讲的效果不可相提并论。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认真。不要说旷课、迟到、早退、开小差等现象,每门课每次上课前都有几十页乃至几百页的阅读材料,事先没有阅读就来上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上课不是照本宣科,而只是挑其中的重点、难点讲解。
再其次,国内的学生大都喜欢写论文,怕考试。这里的学生正好相反,因为他们对论文的质量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前几天看了一名普通JD学生写的作业论文(不是毕业论文),51页的论文有327个脚注,粗略统计了一下,他为撰写这篇论文阅读了约10部法律、50份案例和100-200篇论文。后来得知,每页纸6个脚注是对学生论文的最低要求。
最后,学生们在学习上舍得花钱。一本教材100多美元算是便宜的。有一门课的一本教材和一本参考书加起来超过了400美元。考虑到教授提供了免费的正版参考书,我就没有买。可上课时出乎我的意料,参考书几乎人手一本。美国没有盗版书,即便是复印,如果连续超过了10页,相关人员通常会拒绝为你复印。在这种高度保护知识产权的机制下,如果某人写出了一部畅销书,马上就会成为百万甚至亿万富翁。扯句题外话,在我们的“春晚”发财的都是演员,谁知道作者是谁?这样,真正的精英就不会汇集在创作领域,出不来好的作品也就理所应当了。
这些“反常”现象的背后,经济杠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获得一个学分约需1700美元。有学生半开玩笑说,一节课折合约120美元,1分钟就2.4美元,谁舍得逃课?挂一门课的话,3400美元或5100美元就打了水漂,谁敢挂科?而一旦学成,毕业后5年内拿到12万美元的年薪属于家常便饭。这样,当下有巨大的学习成本作为压力,未来有诱人的美好的前程作为动力,学生们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学习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课堂学习外,政采法硕项目非常注重能力培养。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最高法院、国会、白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财政部、司法部、国务院、联邦服务总署、政府责任办公室(GAO)、政府采购领域的大律师事务所均在其走路20分钟可以到达的范围内。加之法学院在政府采购领域里的崇高声望以及深厚的人脉关系,上述机构时常为法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乃至工作岗位。学院的模拟法庭搞得有声有色,2007年美国联邦首席大法官JohnRobertsJr.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地位不亚于美国总统)受邀担任了模拟法庭的主持人。此外,有很多学生以实习编辑的身份参与到美国政府采购领域最重要的期刊之一——《政府合同杂志》的工作中。
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各行业的领军人物。经过这种严格的培养,政采法硕项目的毕业生们也都陆续成为政府采购领域各机构中的佼佼者,并且带动着其他人一起进步。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