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聚焦政府采购专业教育】
【毕业季聚焦政府采购专业教育】
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择业与就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等问题再度成为时令话题。值此时节,让我们一同关注蹒跚学步中的政府采购专业教育。
•冷眼旁观•
不能因就业否定专业教育的价值
易舟
国际关系学院首届政府采购方向本科毕业生无一人选择政府采购职业的状况,或多或少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但是,由此而否定政府采购专业教育的价值,则有失客观。
首先,就业结果不取决于专业教育,而是取决于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状况。
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中,直接决定毕业生去向的是招聘需求。客观来讲,政府采购实践部门存在大量的专业人才需求,特别是许多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采购代理机构都存在人员缺口。但是,这种缺口并未真正转化为招聘需求。比如,政府采购部门大都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有严格的编制管理,按照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选人和录用机制,用人单位自主选人的空间较小。而社会代理机构往往以理工科类的专业人才为主,对于侧重于文科类的政府采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偏少。招聘岗位寥寥无几,最终走上这个岗位的人数也便可想而知。
其次,即使招聘需求充足,就业还要看个人的意愿和选择。
“良禽择佳木而栖”,从现实的角度看,毕业生的最终选择往往是对不同行业、职业间进行对比的结果,职业环境、职业成长空间、薪酬福利等都会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选不选政府采购行业和职业,还有看它的吸引力有多大,能够提供给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空间能有多大。
再其次,就业不是专业教育的全部,也并非衡量专业教育价值的惟一指标。其实,大学教育早已告别了学什么就做什么工作的时代。大学专业教育也不等同于职业教育,不是基于职业目标进行的,而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塑造专业的精神和理念。不管毕业生未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种精神和理念都会是自身成长、贡献社会的终身财富。
最后,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依赖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已经成为业内对于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共识之一。而以高校为主阵地的政府采购专业教育的先行者们在学科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经验等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将为我国今后政府采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积累起重要的实践经验。
笔者相信,随着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政府采购教育体系会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无缝对接。今后,在未来的政府采购专业毕业生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政府采购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最优选择。
首届政采本科生无人进入政采行业
——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政府采购专业方向本科生毕业去向分析
张敏
6月26日,首批政府采购专业本科生将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作为国内首批政府采购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30名同学的去向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其中,17名同学选择参加工作,其中包括7名同学分别考取各地公务员,6名同学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工作合同,4名同学的就业去向是银行系统;5名同学出国读研,所选专业侧重经济类,如农业经济、国际政治经济等;5名同学在国内读研,其中3名考取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就读国际贸易、传媒等专业,其他2名同学考取国际关系学院政府采购专业;3名同学目前仍在择业中,此类同学均为今年考研失利,拟准备出国深造。
国际关系学院于2010年9月开设本科生政府采购专业,并从国际经济系2008级106名同学中通过考核加意向调查的方式,选出30名同学组成第一届政府采购专业本科班。在从大三开始的政府采购专业学习中,首批政府采购本科生主要学习了政府采购与招标实务、公共采购法律导论、公共采购国际规则导论、政府采购管理以及电子公共采购系统操作等10余门政府采购专业课程,并会时常邀请国内外政府采购专家来校做讲座,介绍各地政府采购领先经验。在与这批政府采购本科应届毕业生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同学最初选择政府采购方向,一方面是出于“好奇”,认为政府采购是一个新兴领域,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且国际关系学院本身有十分丰富的人才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研究机构,这对于专业学习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由于这30名同学原本所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课程也会继续被安插在大三、大四的课程设置中,因此对于大家来说,相当于多学了一门技能,对今后个人求职就业也有很大帮助。
然而,由于2008级学生分方向时间较晚(大三上学期开始分方向),加之首次开设本科专业下经验的匮乏,在课程设置梯度及授课形式等方面,尚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据笔者了解,在2008级政府采购生所参与的课程中,有很多课程是与本校政府采购方向研究生共同学习的,而这也成为大多考研同学不选择继续就读政府采购专业的原因之一——为了避免重复学习。此外,由于缺乏适合政府采购教学的书籍,几乎所有的课程的教科书使用都采取授课教师制作PPT、印发资料方式,而期终考核也大多以论文形式为主。许多同学表示,原本以为政府采购很狭隘,学习后才发觉这是一门涉面很广的学科,要综合经济、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短短不到两年的学习,大家只能了解到一些皮毛知识,且对于理论教学的过度侧重,使同学们不完全具备实操能力。“感觉即使学了2年,也不敢称自己是一名政府采购的‘专业学生’,差得还太多。出于现实角度考虑,还是选择常规出路——考公务员或去银行吧。”某位应届生如是说。
近年来,国际关系学院在针对本科生的政府采购专业设置上日趋完善,依旧坚持“小班办学、精品课程”,专业分方向的时间已逐步提到大一,课程安排按梯度划分,有助于同学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学习;实践方面,电子采购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校方及相关单位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满足了大多数同学“活学活用”的愿望。政府采购在国内仍处于较年轻的起步阶段,她的发展有待更多人去细致地了解,有待更多青年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国际关系学院在政府采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开创了先河,笔者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政府采购事业中,在这一辉煌的未来画卷中添加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府采购方向本科生)
【调查】
政采专业生为何不选政采职业?
本报记者 贾璐
6月5日下午5时许,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政府采购方向本科同学陆续走出了毕业答辩的教室。再过数日,这批被称作我国首届政府采购方向本科生的学子们即将正式毕业,踏上另一种不同的人生之路。30名毕业生中,除了考取政府采购硕士研究生的几名同学外,其余的同学则由于各种原因,均未选择与政府采购相关的工作。这种结果虽然带有偶然性,但足以引起人们对于我国政府采购学历教育现状及走势的深思。
招聘需求寥寥无几
2011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目前在全国各级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人员约1万多名,但具有政府采购领域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随着采购项目的不断增加和采购业务的发展,“缺人”已成为许多政府采购部门面临的共同问题。然而,这种现实需求却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最终的招聘需求。
从现实来看,政府采购学子的对口就业主要是政府采购部门和招标代理机构。但政府采购部门大都具有公务员或参公管理性质,想要进入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政府采购专业学生所具有的专业优势在参加考试时并不能充分发挥。
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教授倪东升坦言,政府采购专业就业的最高理想是在政府负责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然而它最大的障碍也是考公务员。而这个岗位的公务员,中央机关每年仅招几个。其他地区一般使用其他单位调配和分流人员从事这一工作。
除了政府采购部门外,政府采购专业学生对口的单位便是全国大大小小数万家招标代理机构。但是,记者查阅历年的招标代理机构招聘信息发现,其招聘专业多为计算机、工程造价员等,对政府采购专业的实际需求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政府采购方向刘舒同学无奈地表示,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他将选择去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攻读国际政治经济硕士。
职业竞争力的较量
在双向选择的就业过程中,毕业生的个人意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原因多为薪资、轻松等功利标准,仅有的几个政府采购相关岗位往往会在这种标准下“出局”。
考取北京市公务员的孙菲同学表示:“当时选择政府采购方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个新兴的专业,让我觉得很好奇。另外,据说毕业时在毕业证上关于学历学位的显示和另一个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并无差别,而实际上自己可以多学一些知识,相比可能更具有就业优势。”
“但是,对女生而言,公务员工作相对轻松稳定,所以我没有选择与政府采购相关的工作。”稍后她向记者解释:“如果公务员未被录取,很有可能选择招标集团等学校提供的政采方面工作,因为此类业务性工作虽然较忙,但薪资相对更高些。”
曾有机会去浙江从事政府采购工作,但最终选择了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的兰天同学坦陈:“选择专业的时候,觉得这个专业很新鲜,也认为今后有机会进入政府部门从事采购工作,但毕业前在权衡比较后,更倾向于国开行。”
学科建设仍在起步期
除了招聘需求和毕业生个人意愿这些直接原因外,在专家们看来,决定就业情况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政府采购学历教育体系以及外部的环境。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政府采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或专业定位,这制约了政府采购学历教育的发展。”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羌建新表示。
倪东升也认为,当前政府采购的学历教育没有进入国家高等院校培养目录内,当然也没有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内,进入岗位序列。这对人才的发展是有制约的。
记者了解到,硕士、博士培养起步较早,而本科教育起步晚,这已经成为国内各高校在政府采购学科建设上的一般发展路径。比如,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之下,1993年开设有关政府采购与招投标课程,1994年开始招收招标投标与政府采购方向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收政府采购方向博士研究生,2008年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府采购方向)本科生。中央财经大学2006 年在博士生培养中开设政府采购方向,其后,将本科的政府采购管理作为财政学“大三专业分流”的一大分支。
截至目前,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等高校在内的十几所学校都设立了政府采购课程。但是,这难掩当前政府采购学历教育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即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
“当前政府采购学历教育寄生于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体系内。本科教育主要依托于采购、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学、法律、世界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内。研究生教育依托于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财政学、法律等学科内。”倪东生分析说。
课程体系仍在探索之中
整体上处于起步期的政府采购学历教育,在实践教学中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其中开哪些课、教学生哪些东西成为重中之重。
以某财经院校为例,该校在政府采购方向本科专业课程上设置了《政府采购管理学》、《合同法》、《项目采购管理》、《物流管理学》等课程,但总体上没有体现出完整的体系性。“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都是这方面的专家,课程体现出了独到见解,但体系性仍待进一步完善。” 该校2008级某本科生表达了自己4年来的学习感受。
国际关系学院2008级政府采购方向本科生王梓童也表示:“我们的课程有些重复,偏向政策、条例、法律、法规等,与经济学结合度低,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
在课程设置上,部分高校还体现出了较强的随机性和个性化色彩。比如,学院里有政府采购法学方面的专家,那就多开些政府采购法律的课程。某高校法学院院长表示:“学院里基本上都是教法学的老师,如果开了涉及政府采购的经济学、管理学课程,让谁去教?总不会这些课都要从外面请人代课吧?”
在有些高校,课程是设置了,但是教材成了一大难题。据接受记者采访的学生们表示,由于缺乏教材,多采取教师自制PPT、学生复印相关资料的过渡做法。
由于政府采购的实务性较强,如何实现与实践的有机衔接,成为了政府采购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据了解,各高校均为政府采购方向设置了实操课程或实操环节,如某大学政府采购方向会在电子采购、招投标实务等课堂上进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模拟实践,还会为学生提供去社会代理机构实习的机会,却仍然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落到实处。
“相关课程的实践模拟大多建立在学生对政采知识不够了解的基础上,在完成过程中多处于应付工作的态度。对于一些模拟招投标的项目,没有准确流程,环节不够细致深入,完成后感受不深。”某高校2008级政府采购方向毕业生表示。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是当前政府采购学历教育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否则,政府采购教育也会面临与其他专业相同的问题,即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出现结构性失衡。这也会影响最终的就业。”某专家如是表示。
【教学者说】
赵勇:政府采购教学面临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的难题
严格地说,政府采购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说,该学科还在形成过程中。政府采购的专业知识和课程分布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一级学科的国际贸易、行政法、合同法、建筑法、公共管理等专业之中,处于一种零散的、自由生长的状态。
政府采购的研究范围较窄,硕士教育开展得较早、也相对成熟,博士教育次之,本科教育开展得最晚。在政府采购实际教学中,挑战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之间的矛盾。政府采购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学习大量的课程、阅读很多专业的书籍。随着学习的深入,又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之间如何把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二是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政府采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它属于文科专业,无法像理工科学生那样组织统一的生产实习或实验。在校期间,如何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难题。在增加实践教学方面,国际关系学院与企业进行合作,从校外请来政府采购一线的采购人员和专家,加大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比重。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国际关系学院采用小班教学,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对学生的学习、科研项目和创新项目进行单独的指导。
现在社会上政府采购的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但多数是半路出家,既不是专业出身,又缺乏有效的、高质量的在职培训。但一个专业从形成到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需要社会各届的共同努力。从集中采购机构、供应商、监管机构等用人单位的角度,应当重视政府采购专业人员在政府采购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在人员的招聘、后续教育、职业通道设计等方面重视政府采购专业知识与技能。从学校的角度,不能闭门造车,应当分析社会上对于政府采购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及理论问题的难点,让教学、科研工作能够为政府采购行业的发展服务。从企业和学校联系的角度,双方应当加强合作,建立教学、实践、科研等合作基地,在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科研课题、案例研究、政策分析等方面优势互补、全方位合作。从政府采购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应当加强政府采购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从发改委主导的招标师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情况上看,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对于从业人员参与在职教育的热情、相关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企业对于人员素质的重视、行业管理的规范度提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
羌建新:学历教育发展需解决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
政府采购学历教育在我国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国际关系学院开了国内政府采购学历教育的先河。近年来,伴随着政府采购事业的迅速发展,政府采购专业学历教育在高等学校中呈现出快速推进、蓬勃发展的态势。
目前,政府采购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还未成为独立的学科或专业,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是依托于某个现有的学科或专业来开展政府采购学历教育,有的高校在经济学相关专业下、有的高校在法学专业下开展政府采购学生培养,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
就国际关系学院政府采购专业方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状况来看,应该说他们的就业去向都不错,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部分同学直接从事与政府采购相关的工作,当然还有许多同学从事其他的工作。应该说,国际关系学院培养的政府采购方向学生在政府采购相关工作岗位的竞争中很有优势,一些需要政府采购人才的单位甚至慕名而来,专门来这里选拔人才。同时,从目前高校就业总体的趋势看,高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看重专业背景。由于国际关系学院长期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新视野、强素质的办学传统和小班教学、精细化培养的办学模式,因此政府采购方向的综合素质都较强,因而毕业生在其他就业岗位的竞争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优势。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学历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个是内部问题,即政府采购学历教育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高等教育的规律来看,政府采购学历教育开展中面临的许多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另一个是外部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政府采购并没有明确的学科或专业定位,这也制约了政府采购学历教育的发展。但是,上述2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果第一个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那么第二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政府采购学历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际关系学院的政府采购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实际上,今年国际关系学院对政府采购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主要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目的是在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满足政府采购实际工作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