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的致辞中品哲学
【文化】
从“封神”的致辞中品哲学
■ 樊树林
“在我们这个时代读哲学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学科的知识难度和持续学习的耐心,而是无处不在的质疑,特别是基于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那种自以为是的精明带来的无知的傲慢”“就我自己而言,生活的根本任务在于,找到属于你的、适当且愉快的生活方式”……9月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在2025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火出圈,被网友称为“封神”。
哲学是抽象化、理论化的事物,研究的是形而上的问题,思维运行在理论层面,与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以及实用学科距离较远,因此在很多人心中始终处于“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地位。现实中,莫说文化层次不高的人,即便是“博闻强识”之士,也都对哲学“敬而远之”。
然而,哲学并非真的远离大众、高高在上。哲学本质上是对生活、对世界的反思与追问,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程乐松主任的致辞之所以能走红,正是因为他将哲学从抽象的理论“云端”拉回到现实“土壤”。他关照了社会,更关注了青年一代的困惑。如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盛行下的价值迷失、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选择焦虑、不自觉陷入的虚假表演等问题,从哲学的视角给出思考与建议,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哲学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指引。
他的致辞能够走红,无形中也说明民众对哲学依然有强烈的心理需求。在社会流动性加快、不确定因素增多,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社会群体性焦虑加大的语境下,人们急需一种力量拨开心灵的迷雾,急需一束光芒照进心房,而哲学恰恰能引导我们对生活进行反思,让我们从忙碌的日常中暂时抽离出来,审视自己的行为、价值观以及人生目标,避免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我,从而帮助我们更加从容、理性地面对生活和眼前的世界。
让哲学更好地走出“书斋”,融入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目前看依然需要哲学家、学者等做出更多努力。在表达方式上,应多借鉴程乐松主任这样的做法,将哲学思想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和案例呈现出来,让哲学不再晦涩难懂。同时,更要打破学术壁垒,利用短视频等多种传播渠道,将哲学知识广泛传播。另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应更加重视哲学思维的培养,让哲学教育不再局限于哲学专业学生,而是成为提升全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哲学并非高不可攀,它蕴含着无尽的光芒,能够照亮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北大哲学系主任开学致辞的“出圈”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契机,让哲学真正走进大众生活,让更多人领略到哲学的魅力与价值,用哲学的智慧滋养心灵,让更多灵魂得以“诗意地栖居”!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