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打出政策“组合拳”助企发展
新闻第一站
河南济源打出政策“组合拳”助企发展
本报讯 今年以来,河南省济源示范区财政局创新打造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以政策“组合拳”为中小微企业注入强劲动能,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政府采购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轻装快跑、稳健发展。
济源示范区财政局针对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专属采购通道进行精准扶持,释放政策红利。即,对于200万元以下货物服务类项目、400万元以下工程类项目全部面向中小企业开放。通过划定专属竞争领域,让中小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自2024年至今,已为中小微企业释放专属采购项目规模超4.8亿元,同比增长33%。同时,提升预留份额梯次,提高大额项目预留比例,拓宽发展空间。对于200万元以上货物服务项目、400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济源示范区专门为中小企业保留40%以上市场份额,其中小微企业占比不低于60%。自该项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微企业中标数量同比增长43%,中小企业的业务版图实现大幅度拓展。创新实施评审机制,放大竞争优势。以“双重价格扣除”激励机制,对小微企业报价给予10%—20%的评审优惠,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联合投标可享受4%—6%优惠。这一政策红利直接转化为中小微企业的竞争优势。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合同授予占比已突破90%。
为实现降本增效,济源示范区财政局积极打造“数字政采+金融赋能”双引擎。即,全流程电子化采购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达60%以上,中小微企业合同预付款比例提升至50%,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并依托“政采贷”线上融资平台,去年以来已为25家企业发放专项贷款5159万元,增幅超过50%。为优化政采营商环境,济源示范区财政局建立起中小微企业资金支付预警机制,为阳光支付保驾护航。对拖延支付行为实时督办,全力加快资金支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于无正当理由拖欠供应商合同资金的采购人,及时发送“催办函”,督促其履行支付义务,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济源示范区财政局建立政府采购协同监管长效机制,为经营主体搭建公平竞争平台,厚植法治“沃土”。针对政府采购领域监管力量分散、专业短板突出等难题,济源示范区财政局联合区纪委监委、公安、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线索联查、信息联享、案件联办”的高效执法链条,对串标围标、虚假交易等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态势。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济源示范区财政局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搭建政府采购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采购文件智能比对、流程动态监控。通过对接企业信用库、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库等数据,自动拦截失信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转型。自2024年以来到目前,共发现违法违规行为27个,发出监督检查决定书1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2份。此外,济源示范区财政局建立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正向激励”机制,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开展“上门”和“回访”服务,持续加大“零距离”服务力度,真正让“阳光采购”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下一步,济源示范区财政局将以构建“政策直达—精准扶持—金融活水—权益保障”的完整政采服务生态为目标,持续优化政采服务体系,让更多中小微企业搭上“政策快车”,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李洋 李丹丹)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