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电子报 >> 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的防治路径

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的防治路径

栏目: 理论前沿,电子报 时间:2025-04-03 21:48:2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探讨与争鸣】

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的防治路径

■ 黄民锦

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是指采购当事人面对市场竞争压力,采取同质化或过度消耗资源等方式,争夺有限资源或市场份额,导致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直至边际收益降为零甚至负值。其表现为行为人投入产出比在不断下降,呈现出生产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效益难以实现合理增长,市场秩序陷入混乱的恶性竞争局面。笔者认为,防治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亟须在理论上实现突破,在内涵上深入探讨。

生成逻辑

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的本质是市场机制失灵与制度刚性约束不力双重叠加的结果,是一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具有内耗性、残酷性、短期性特征。

当前,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现象屡禁不止,“价格战”盛行,“零元采购”等异常低价中标也时有发生。有的供应商或个别代理机构不仅卷自己,也在卷别人,从而使政府采购治理陷入“内卷化”困境。比如,代理机构为承揽业务,通过少收服务费用以换取代理合同机会;参与投标的供应商以低于成本报价,希望获取中标机会等。

但这其中隐藏着不少隐患。以供应商超低价投标为例,这类手段或方法往往具有隐瞒性、迷惑性。一是放长线钓大鱼。投标人选择首个采购项目以低于成本的投标报价来谋取中标,其意不在于眼前利益,而是着眼于通过后续开发和维护获得更高的收益。目前,打印机行业一直推行的便是“低价机器+高价原装耗材”的盈利模式。二是钻空子式牟利。有的投标人借助招标文件中存在的不完备之处或漏洞,用明显低于标准、低品质货物低价博取中标。

笔者认为,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来自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焦虑。一是供需失衡。当供大于求、中标机会难得时,往往会导致“价格战”。对于代理机构来说,同质化竞争的主要原因是其所提供的服务缺乏差异化和定价权。二是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供应商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竞争准则,代理机构行业自律机制也未完全建立,由此引发“内卷式”竞争。三是诚信文化建设滞后。

实施路径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防治政府采购“内卷式”竞争的重要路径,而确保政府采购市场的公平性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笔者建议,一要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源头上排查,从制度上推进,把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规则“立起来”,对影响公平竞争、形成市场分割、扰乱市场秩序的采购行为加以规范治理,扎实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着力培育公平竞争生态。

二要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细化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统一审查标准,持续清理废除妨碍政府采购领域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形成可反馈、可检查、可评价的工作闭环。

三要树立公平竞争意识,严守竞争规则,坚守法律底线。将“内卷”压力化为“外拓”动力,以“内功”代替“内卷”。通过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变“内卷”为卷创新、卷产品、卷服务质量。

四要以诚信文化建设为引领,开展制度化、常态化诚信教育,持续推动诚实守信、履约践诺,使之成为政府采购领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积极营造“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受罚”的诚信环境,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五要发挥行业影响力,构建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健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业自律制度或准则,推动行业生态向“专业胜、诚信者赢”加速发展。

六要完善智能监督。构建覆盖政府采购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的政府采购智能系统,搭建“智编”“智审”“智管”政府采购子系统,加大对异常低价中标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政府采购监管机制。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6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