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IT电子报 >> 以长期主义破局

以长期主义破局

栏目: IT,电子报 时间:2025-03-31 20:17:2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小编有话说

以长期主义破局

——中国科技自立的韧性生长之路

■ 本报记者 张明柳

美国对浪潮、中科可控等中国企业的制裁,再次揭示了全球科技博弈的残酷现实。中国企业在外部封锁与内部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唯有放弃对“技术依赖”的幻想,以长期主义重构创新逻辑——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突破,从技术依赖转向自主可控。这种战略定力,既是对“卡脖子”困境的破局之道,更是面向全球科技竞赛的生存哲学。

当美国试图用“实体清单”打断我们的创新节奏时,中国科技产业正以更深的战略耐心回应: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算力超谷歌100万倍、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开源架构降低30%算力成本。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占比从2020年的5.8%提升至2024年的9.3%。以华为为例,研发投入连续四年超过20%的费用率显示了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强大信心,2024年更是以1823亿元的研发预算呈现断层式领先。这种“战略耐心”正在改变创新曲线,也印证着“时间复利”的魔力:华为在制裁后推出鸿蒙系统、中芯国际28nm制程大规模扩产。

长期主义的落地,需要构建耐心资本,也需要政策护航。财政部等四部门启动“专项担保计划”,为科技创新类中小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包”;政府采购持续的“国产替代”订单,哺育出申威处理器、中微半导体刻蚀机等标杆产品。

科技自立注定是一场跨越代际的接力赛。从“两弹一星”时期“一代人干三代事”的豪情,到今天企业用十年投入突破5nm光刻机技术,长期主义始终是中国创新的精神基因。当前,我们更需清醒:真正的技术壁垒,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指标,而是甘愿为不确定的未来持续投入的战略定力。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时间,终将奖励那些坚持全产业链深耕、甘为不确定未来持续投入的长期主义者。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5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