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实务 >> 理论前沿电子报 >> 升级信息技术平台为评审专家精准画像

升级信息技术平台为评审专家精准画像

栏目: 理论前沿,电子报 时间:2025-03-13 20:37:51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业内观点】

升级信息技术平台为评审专家精准画像

■ 施颖奕

未来,评审专家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是大势所趋,而这需要推动革新现有信息技术平台,构建一个高效精准的评审生态系统。笔者认为,变革的核心在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专家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为每位评审专家绘制出精准的个人画像,深度挖掘评审专家的多维度数据,如学术背景、工作履历、研究成果、评审经历乃至独特的专业偏好等,从而构建一个细致入微且高度准确的专家特征标签体系,便于相关部门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管理。

实现信息共享

专家画像作为对评审专家个体特征的精准刻画,依托于高价值密度与高度可信的数据集,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与人才评估领域,为专家的综合评价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在优化评审专家管理体系的进程中,笔者认为,应聚焦于消除“库内”专家信息与“库外”多领域数据之间的壁垒,力求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共享与无缝整合。一方面,需要评审专家主动申报与利用系统自动抓取、智能处理相结合,高效汇集并展示专家的基础信息、项目信息、考核信息等“库内”核心信息。另一方面,需要构建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将评审专家“库内”的信息数据与“库外”的公共资源交易、税务、社保、银行、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法院办案系统等多元数据深度融合,勾勒出评审专家个人画像图。

笔者认为,数据互联互通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丰富评审专家画像的层次与精度,促进跨机构、跨行业的协同监管。信息共享也将为评审专家的甄选、专业能力提升及绩效评估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力推动评审专家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与管理规范。

实施多维管理

一方面,基于画像结果,可定制个性化方案,为评审专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信息完善建议等,促进评审专家的专业成长与规范化操作。另一方面,比对画像信息,及时发现并识别潜在风险点,从而触发及时有效的管理干预措施。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该市围绕专家入库、抽取、行权等全链条监督需求,构建了一个涵盖征聘引入、随机抽取、独立行权、能力评估、有序退出等五大环节的监管框架,特别关注对关联回避原则的执行监督、抽取过程的合规性审查以及专家履职行为的异常监测,为监管部门提供精准的风险防控参考。

评审专家是为项目品质与效益把关的关键角色,其管理水平成为衡量采购活动公正性与透明度的重要标尺。构建标准化、高效能的专家管理体系,需要强化评审纪律的刚性执行,深化廉政建设,不断提升评审专家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优化现有制度框架并升级管理平台,有利于实现对评审专家的精细化与多维度管理。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20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