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里藏珠——连城九门头涮酒
【吃文化】
草里藏珠——连城九门头涮酒
■ 刘忠民
福建连城人的一天,是从涮九门头开始的。
九门头俗称涮九品,美食业内命名为“一盘九脆”,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此菜刀工精细,制汤考究,注重佐料,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身之益。
九门头选料精致,制作过程亦细腻周全。首先选取刚刚宰杀健硕牛身上最精华的九个部位食材,牛里脊肉、牛舌峰、牛百叶、牛肝、牛肚尖、牛峰肚、牛心管、牛腰、牛肚壁。将各种食材根据肌理特性和状态,如同制作工艺品般,悉心改刀,分别切割成花状、条状、片状、块状。将牛百叶涂上生石灰,稍置片刻,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成粗条状;牛肚尖,要切细小的交叉花刀,形成藕断丝连的状态;牛肚壁用刀拍打几下,剥去壁层黑皮及油膜,洗净后,与牛舌峰、牛里脊肉及牛肝分别切成薄片;牛腰片成两片,与牛心管、牛峰肚均剞上花刀,再切成小块。切割的各种食材,于方寸之间,下刀的力度、位置、方向,力道把握,需深浅一致,游刃有余。以上各料切好后,均撒上少许精盐、淀粉搅拌腌制均匀。
吃九门头,佐料的调制亦十分讲究。辣姜捣烂,挤出汁液,加上当地特产辣薯,再加上葱头、油、盐、味精和一小勺米酒调制而成。
将自酿的米酒(当年的酒)倒入锅中,再放入香藤根、辣薯等中草药,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出中草药香味后,食材就可以下锅涮制了。九门头的九种食材下锅先后有序,绝对不可错乱。首先下锅的是牛心、牛肝、牛舌峰、牛肚尖,它们耐煮,不易熟烂,待以上四种食材煮至五分熟时,下第二批食材牛里脊肉片。待肉片稍煮片刻,再下入比较薄、比较易熟的牛肚壁、牛百叶、牛峰肚,各种食材在米酒草药汤中涮烫,于同一时间熟透,用笊篱打捞出来,此时橙、黄、黑、紫、白、绿、红集于一盘,色彩斑斓,热气腾腾,调动着人的食欲,举箸夹起一块,蘸上佐料,轻咬一口,脆嫩爽口,滋味鲜美,唇齿留香。待吃得三分饱后,舀起一碗温热的米酒草药汤,加一点点盐粉,啜上一口,顿觉胃肠熨帖,热量升腾,一碗下肚,脑门冒汗,面颊红润。
由于九门头食用的是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囊括了牛身上主要部位的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清朝光绪年间,福建名儒张鹏翼品尝了九门头后,写下诗句“草里藏珠少人问,脆声嗦嗦隔山闻”的诗句,可见这一美食“一盘九脆”名不虚传。
九门头中的牛里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牛心之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C、钙离子的含量丰富;牛百叶、牛肚尖含有丰富蛋白质、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族……各种食材的结合,使得九门头具有活络筋骨、振奋精神、健胃补肾等作用。氽煮的米酒,香甜甘醇,具有养血活血、滋阴补肾、通经络的作用。煮汤的辣薯、香藤根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理气消胀的好药。
清晨,来上一份汇聚了鲜、甜、脆、嫩等美妙口感,香气萦绕、药膳兼济的九门头涮酒,那浓郁醇厚的汤味,让人味蕾绽放,食欲大增。美美享用过后,全身暖意洋洋,仿佛注入了满满能量,让人精力充沛,以最佳状态开启美好的一天。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