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2025年两会报道电子报 >> 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

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

栏目: 2025年两会报道,电子报 时间:2025-03-11 01:22:1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

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

■ 本报记者 张舒慧

“在现代社会,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电梯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电梯数量的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老龄化’电梯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鹏信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竹青告诉记者。

据介绍,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电梯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台,占全世界的40%以上,这一数字还在持续攀升。但目前全国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数量已超过100万台,占电梯保有总量的10%以上。

“电梯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这些老旧电梯由于长期运行,设备磨损严重,零部件老化,安全性能下降,容易出现故障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聂竹青认为,有必要完善“老龄化”电梯安全机制,切实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具体来看,一是制定电梯安全等级标准,划定电梯安全红线。结合我国电梯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梯安全等级标准。根据电梯的使用年限、设备状况、运行环境等因素,对电梯进行安全等级评定。明确不同安全等级电梯的运行要求和监管措施,划定电梯安全红线。对于安全等级较低的电梯,应采取限制使用、限期整改、以及停止使用等措施,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二是建立电梯清退机制,低于安全红线等级强制报废。对于安全等级低于一定标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无法通过维修改造达到安全运行要求的电梯,应建立清退机制,强制要求“带病上岗”的电梯停止使用。制定详细的电梯报废标准和更新改造流程,明确电梯产权单位、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出台刺激政策,鼓励“以旧换新”。为降低电梯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更新改造成本,提高其积极性,应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例如,鼓励以旧换新;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电梯更新改造专项贷款,缓解企业和用户的资金压力。

四是加大力度推广新型智能化电梯。智能化电梯凭借多重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24小时全方位运行监测。无论是轿厢晃动、部件磨损还是电路异常,都能被精准捕捉,提前预警潜在故障,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智能识别系统还能迅速察觉危险行为,如电动车进梯等,及时发出警报。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19期第3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