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内蒙古让“沉睡资金”成“活力因子”

内蒙古让“沉睡资金”成“活力因子”

栏目: 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25-03-03 19:20:33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热点聚焦

内蒙古让“沉睡资金”成“活力因子

■ 本报记者 张舒慧

  通讯员 苏威

“政府采购预算不再是‘橡皮筋’,结余资金也绝不允许成为‘小金库’!”近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印发《关于加强政府采购结余资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让制度发力、管理闭环、责任到人、智慧赋能,推动“沉睡资金”成为政府采购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因子”。

“为破解政府采购领域结余资金‘沉睡顽疾’,我们以‘精准盘活、全程管控、绩效优先’为导向,创新建立政府采购结余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财政资金从‘账面数字’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效。”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过去有些预算单位把采购预算当“筐”,虚报、虚列、多留余量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痛点,《通知》要求各预算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和项目需求,科学合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细化采购项目内容、数量、金额及资金来源,严禁虚报、虚列或预留过多采购资金。同时,《通知》引入“预算调整熔断机制”,即政府采购预算一经批复,不得自行调整;确需调整的,应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批,从制度层面杜绝“先斩后奏式”的资金腾挪。

为确保管理闭环,《通知》明确,结余资金管理实行“负面清单+例外管理”模式,即除科研经费或有特殊规定的其他经费外,对于已完成采购活动或不再开展采购活动的项目,所有结余资金必须及时缴回,比如采购预算与采购合同差额、未支付的合同尾款等形成的结余。

“采购人现在要签‘军令状’了!”上述负责人指着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图告诉记者。如何将政府采购结余资金管理责任落实落细,《通知》要求各预算单位明确采购、财务、资产等岗位职责,将其细化到“最小管理单元”,确保结余资金核算清晰、流向合规。《通知》强调,各预算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政府采购和预算管理专题培训,重点解读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采购政策执行、采购需求管理及加强采购预算执行,让每个岗位都成为资金安全的“守门人”。

此外,《通知》还强调智慧赋能,推动“人工巡查”向“数字哨兵”转变。上述负责人向记者现场演示了政府采购云平台如何进行监督预警提示。对于发现应缴未缴、擅自调剂和违规使用采购项目结余的预算单位,云平台除了提示外还会将其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并将采购项目资金结余情况自动推送至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如此一来,财政部门各归口业务处便可根据推送的结余情况,及时收回或调整预算。“对于未落实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预算单位,下一年度不得安排预算。”上述负责人认为,将整改情况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有助于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417期第1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