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见世界 见自己

见世界 见自己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4-08-29 16:48:3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读书】

见世界 见自己

——读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 李琳

《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先生的一本小说,主要讲了小官吏李善德原本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料被圣上封为荔枝使。为了家人不被牵连,他千方百计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中途一波三折、绝处逢生。李善德见了和自己平时工作生活不一样的世界,越挫越勇,化解重重艰难险阻,最终见到了自己的内心。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马伯庸先生《长安的荔枝》新书发布会。马伯庸说,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其实是为了休息。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诗,“马亲王”(马伯庸的绰号)思绪涌上心头,用其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让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历史小说立体地呈现出来。

拿到书后,我读了好几遍,每一次感受都不一样。“荔枝煎”和“荔枝鲜”只有一字之差,却让壮年李善德愁白了头,让沿途百姓加重了赋税。读罢全篇,胡商狡猾的嘴脸、忠仆的鲜血、阿僮对荔枝树“受伤”的心疼、卫国公的默许、背后人的暗示跃然纸上。从觉得有趣到“细思极恐”,从不理解到明白李善德的经历。这部九万多字的小说,细细品读觉得有些话写得太隐晦,处处都暗藏玄机,做人、做事、做官都能从中得到启示,值得复盘。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面对从未经历过的困境,不轻言放弃是李善德的优点。为了家人,他硬着头皮接下任务。明知不可能完成,他依然亲自前往岭南,实地考察。最后,他靠着坚定的信念、拼一把的勇气和再搏一把的力量,一步步地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倘若想让它不变味,可有什么法子?”“你别摘下来啊。”李善德和阿僮的这段对话被当地峒人当作笑话,却给了李善德启示。他善于思考和实干,亲力亲为,从线路和储存两个方向共同发力。在实践失败后,他打破常规思维,发明了“掇树之术”,将荔枝树成枝转运,以力破巧,因地制宜,将荔枝从保鲜三天,一步一步核算到保鲜十一日,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鲜荔枝能转运到长安,也离不开借力和共赢。有胡商的金钱和双层翁、阿僮的荔枝树和技术、卫国公的权力、驿站和官兵的人力和幕后策划人的袒护……李善德探索出方案后,回长安寻求帮助,寸步难行。在拿到银牌后,畅行无阻,各地衙署默默垫钱。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中途还有重重困难、节外生枝,最终还是有一骑两翁荔枝如期到达长安。

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善德虽是小官吏,也有一技之长。他对数据最为看重,这也为他抽丝剥茧般地计算荔枝在转运中腐烂时间到事成后沿途花费埋下了伏笔。李善德逻辑能力极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使转运法度越来越完善。面对诸衙府司,他妥善分配人员,将每个衙署的职责、物品、时限等安排得事无巨细。

书中多次写到李善德没有头绪的时候,就对比写阿僮喝荔枝酒,抚摸花狸的场景。李善德之所以这么努力地做荔枝使,是想家人能更好地活着。在结尾处李夫人说:“他这个人呐,笨拙、胆小、窝囊,可一定会豁出命去守护他所珍视的东西。”李善德在转运鲜荔枝这件事上,见了不一样的世界,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明白了什么才是他所珍视的。人生在世,家人在身边,开心地活着是李善德的目标,也是我的心愿。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370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