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地方低碳转型支招
“2024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在京举行
专家为地方低碳转型支招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6月20日,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协办的“2024地方低碳转型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地方低碳包容转型、绿色供应链和支持转型的资金机制等议题开展交流,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指出,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对诸多包容性挑战,包括经济发展如何与化石能源顺利脱钩、高碳产业转型如何取得资金支持等。因此,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设计需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创新发展的双重作用。地方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实施的路径措施关系着国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和步伐。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分享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业新工艺新技术和交通低碳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他强调,“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打造向绿向新的高端产业带来了内生动力,必定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系统的清洁替代、产业部门的升级换代都需要大量投资,这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持续中高速增长的机遇。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举措,戴彦德总结了五条建议:发展模式要“转”,供应模式要“换”,生产模式要“变”,消费模式要“减”,生活模式要“简”。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模拟技术中心副主任张伟表示,2017年到2020年,北方“2+26”城市农村散煤治理改善了空气质量,保定、邯郸、衡水等城市承担了较多的经济成本,却只获得了较少的健康收益。承担较少治理成本的大城市如北京和天津却享受了更高比例的健康收益。他建议,建立跨区域补偿机制或农村清洁能源基金,对承担治理成本较多的地区提供补偿;另外,可融合屋顶光伏、自愿减排碳交易、乡村振兴等政策,降低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成本。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主持了“探索建立支持地方低碳转型的资金机制”圆桌讨论环节。她指出,包容转型的核心在于实现公平的“成本分担”,而资金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从国际经验来看,转型金融框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嵌入公正转型因素,更主要的是政府主导的资金安排,尤其是财政资金、慈善资金、多边金融机构和私人资本共同参与的“混合融资”机制,共同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在讨论时表示,中国财政政策中有许多虽然不称为“绿色”但实际上是支持绿色的政策,包括与环境相关的绿色税种稳步上升,政府绿色采购名录不断扩大,转移支付绿色化标识不断推进,地方绿色转型试点不断深化等。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