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面汤圆
【舌尖上的乡愁】
高粱面汤圆
■ 乔加林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苏北地区。小时候家常便饭是吃山芋、喝玉米粥。一年当中,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偶尔吃顿饺子、汤圆。
在我的记忆里,老家都是旱田,从没有种植过水稻。童年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农村的孩子还是很快乐的。在我苏北老家的村子里,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天早晨鞭炮声不断,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慢慢结束。
小时候只知道过正月十五却不知道啥叫元宵节,只知道到了正月十五就可以吃到汤圆。那时虽然没有猜灯谜的习俗,但民间艺人自行组建的戏团,有舞狮、耍龙、旱船、花灯和唱戏等表演,从正月初一开始给村民家拜年一直到出了正月。有时一天好几场,大人、小孩一场赶一场地看。
浓浓的年味儿在农村会氤氲着整个村庄整整一个正月。勤劳善良的村民们都会在过年期间互相请客吃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也会在过年期间休闲玩耍。同时,大家也祈盼着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经济较为落后,村民们基本上都是过着自供自给的生活,除了必须买的一些日用品外,其他都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劳动来解决。农家人的蔬菜类几乎是不需要上街买的,门口菜园里韭菜、白菜、辣椒、西红柿、萝卜、豆角等等,应有尽有。那时村子里还没有超市,只有大队部有一个供销社代销小店,卖一些农村家庭中日常使用的针线、酱油醋、散酒、煤油、水果糖之类的日用品,那时农村小店还没有汤圆买。
儿时香甜可口的美味汤圆均出自妈妈之手,包汤圆用的是自家产的红色黏高粱面。家庭条件好点的人家,汤圆馅是用红糖加一些炒熟的芝麻,条件差点的家庭汤圆里没有馅,只是把高粱面揉成团放到锅里煮熟。
记得儿时,每年快到过年时,母亲就早早把高粱米淘干净后晒干,然后用石磨再磨成面。那时大多是用古巴糖包汤圆,也有用红糖包的。包汤圆时,母亲都是随手在袋子里抓两把高粱面放在水舀里,加入少许温水,像和面一样调和成巴掌大的大粉团,然后就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手里,放点糖捏好再用双手不停地搓,越搓越圆。自家自制的汤圆外形虽不如现在卖的光鲜,口感也稍显粗糙,但营养价值却比较高,高粱都是自家种植又是自家使用石磨磨成的面,用料纯正。
土灶台,灶膛内烧着柴草,当锅里的水冒大泡泡时,母亲一手拿着锅盖,一手小心翼翼地把高粱汤圆放入滚开的锅里,然后盖上锅盖,等一会锅盖四周冒热气时,母亲从水缸里舀来半瓢冷水浇在锅里,又盖上锅盖,等再次冒热气时再往锅里浇冷水,反复要浇上三四次冷水。母亲说,用冷水激一激,汤圆容易熟透。待汤圆从锅底浮上来时,母亲便盛一个让我尝尝熟了没有,如果熟了就可以出锅了。吃饭前,母亲从菜园里拔几根香菜和葱洗干净切碎放在小碗里,再倒上酱油和醋。汤圆沾着调料吃别有一番风味。
高粱汤圆浮在清水里,晶莹透明,一口咬下去绵软香甜,在唇齿间留下令人难忘的味道,母亲和父亲看着我们吃得高兴开心,他们自己尝过一个后就一直用漏勺把锅里的汤圆分给我和两个姐姐,到最后父母亲就喝了点汤。
如今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早已过上了小康生活。城乡的超市和菜店为人们餐桌上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材。以山芋、玉米粥为主食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复返,高粱面汤圆更是成为了历史。经历过贫穷时代的我,看到汤圆就会回味和怀念过去,高粱面汤圆已经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