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我当了一回“传令兵”

我当了一回“传令兵”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23-07-27 16:12:34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记忆】

我当了一回“传令兵”

■ 马向伍

那是50多年前的事儿了。

1971年9月14日中午,我突然被钟政委叫到他的住处。他神情严肃地交给我一个没有封口的信封说:“这是前指刚刚下达的命令,今天下午4点前线指挥部所属部队进入‘一等’。为保密起见,前指指示这个命令不许电话、电报、无线报话机下达,只能人送。三分部离边境、离前指最近,但一个萝卜一个坑,谁也走不开,只能派你去把命令送到部队总部。轻重你懂得。”

那时我在东北边境某部队报道组,正在三分部核实一个稿件情况,是战斗岗位的“闲人”。因为保卫前指,我防空战斗部队布防分为两摊,两地相距60多公里,加上弯弯曲曲的山路,有80公里开外,因而每摊都有部队领导挂帅。钟政委那时在三分部“坐镇”,中午他刚从前线指挥部开紧急会议回来。

钟政委,1939年入伍,没架子,口中也多是大实话。他和战士包括司机、炊事员都很和气,在多种场合他都说过:“打仗靠谁?靠人,靠战士。”

“把这个带上吃。”见我把写着“绝密”字样的命令放入挎包,钟政委递给了我两个热馒头,还给了我一支手枪,“车我已经派好。”我把枪套放下,将枪顶上子弹关好保险,顺手放进裤兜,枪纲拴在腰带上。此时,一辆“小戴高乐”来了。那是法国进口的小型牵引车,拉炮的,底盘高,马力大。我立马上了驾驶室。

“小戴高乐”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向山下冲去,奔向三分部附近的火车站,要想4点钟到部队总部只能到那儿去赶每天一趟的在3点40分到达总部附近的火车,汽车走公路直接去总部根本来不及。汽车在飞驰,照这样的速度,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提前10多分钟到达这边的火车站。到了山下很快就到细鳞河,开过细鳞河的小石桥,离火车站就不远了。我捂紧抱在身前的挎包,眼睛一直盯着前方,心里暗自庆幸:还好一路畅通。

快到细鳞河了,老远看见河岸有穿着一身绿的几十个军人和汽车牵引的几门地炮,只能过一辆车的小石桥上也有战士和地炮正在通过。可到了岸边一看,坏了,桥上的汽车、火炮、士兵都原地不动,原来是汽车出了故障,一个轮子滑出了桥面,火炮也调转了方向。我跳下车喊:“快推开呀。”蹲在车轮边的一个士兵猛地站起,火冒三丈地冲我喊:“废话,谁愿意在这趴着!”我心里这个急,压着火气喊:“你们领导呢?”不远处有个上衣四个口袋的人挤过来说:“我们也有紧急任务,正在想办法,最多半小时。”

不能磨叽了,得另想办法。我看了一眼清澈见底的河水,挽起裤脚,朝河心走去。河水不深,将没膝盖,河底平整,全是鹅卵石。天无绝人之路,当即决定将车开过去。我们的“小戴高乐”开足马力,尽显神威,像汽艇一样,两边溅起高高的水花,很快就到了对岸,又飞快奔向火车站。

快到火车站时,只听一声汽笛,火车就要进站了。车站不大,但也五脏俱全,有售票室和不大的候车室。买票已经来不及,火车只停两分钟,我们的车一直开到站台上。当我跳下“小戴高乐”,车站值班员已经举起了信号旗,我拼命往最近的车厢门跑去。车动了,我跳起抓住门口的扶手,随后踏上了车门口的踏板。就在这时,刚要关上的车厢门又慢慢打开,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我将要抬起的头:“下去!”声音不大却很威严,但这声音很熟。“把你的枪收了,老何。是我。”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有重要任务,给我找个地方。”

乘警老何,40岁左右,老跑这趟线,我经常坐这趟车,和他总打照面。我乘车时若没事会帮列车员干点活儿,一来二去和老何就熟了。

老何把我领到靠列车最后软座车厢的一角说:“这儿没人,闲杂人等也进不来,安全。”然后再没有多余的话。他懂军队有纪律。让他帮我补买了车票之后,他就到其他车厢巡查去了。

说话间,火车到站,还未停稳,我便挤出列车员刚打开的车门,跳下车去,晃了一下车票冲过检票口,一路向我部总部跑去。3点55分,我气喘吁吁地跑进指挥所,部队长不在,我二话不说按响一等警报铃。“马向伍,你干什么!”值班参谋大喝。“有情况,准备部队‘一等’!”我说。随着外面响起的“咳咳”声由远而近,耿部队长进了屋。我敬了礼,把前指命令交到他手里。耿部队长扫了一眼说:“正好,赶趟。”他拿起话筒,又习惯性咳了一声说:“我命令,各连队进入‘一等’!”很快传来各连队“命令收到”的回复。耿部队长把命令交给保密员,在签收一栏签了字。

我终于完成了在部队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传令兵”的任务。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前指发出全战区“一等”的命令,是因为9月13日后在我周边国家出现的一连串的军情异常。而此时,前指的领导下令所属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准备,完全是出于内心的警觉和对保卫祖国神圣责任的自觉担当。

9月15日,部队总部及周围连队所在地都下起了大雨,不久又飘起了雪花,整整下了一天,气温下降,小风吹来,冰冷刺骨。战士们坚守岗位,炮班的弟兄们脚踩泥泞,在风雨冰雪中日夜不离阵地一步,直到一个多月后“一等”解除……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264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