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有“良方” 助力经济发展
政府采购助企纾困解难
政采有“良方” 助力经济发展
——陕西省西安市财政局多措并举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综述
■ 本报记者 牛向洁
通讯员 杜新星
中小企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小企业稳则经济稳。在日前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中小企业发展五年“成绩单”,同时打出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去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效能,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多措并举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含金量”政策制度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西安市财政局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用真招实策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去年稳经济政策出台以来,西安市政府采购主动“调高标尺”,将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的比例由原先的30%提升至40%,评审价格优惠比例由6%—10%提升至10%—20%,2022年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达91.8亿元。同时,提高采购合同预付款比例,由原来的30%提升至不低于40%,要求采购人及时支付项目资金,自收到供应商发票起30日内必须支付合同资金,提升供应商履约能力。
此外,西安市财政局开展了政府采购“应付未付”合同资金兑付、政府采购领域保证金清理等活动,兑付合同资金5.27亿元、退还各类保证金1.1亿元,保障了供应商合法权益。自各项政策执行以来,全市约6700家企业从中获益。
“引活水”融资举措 助企业渡过难关
“通过‘政采贷’政策,我们公司不仅成功中标政府采购项目,而且获得了700多万元的贷款,切实解决了我们供应商的‘燃眉之急’,让我们参与政府采购市场竞争的信心更足了。”参与西安市政府采购活动的某中标供应商感慨道。
受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的影响,很多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流动性不足问题。对此,西安市财政局积极推广政府采购信用融资,并构建线上融资平台,中小企业凭采购合同可申请无财产抵押贷款,且贷款利率低于同期一般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进一步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西安市财政局要求采购文件、中标通知书中需明确“政采贷”的政策和渠道,并按照“财政引导、市场运行”原则,在供应商领取中标通知书时,宣传讲解在线办理融资贷款操作流程。2022年西安市财政局共计完成线上融资贷款116笔,提供贷款1.27亿元,线下成交的政府采购项目信用融资5亿元,较2021年翻了一番。
“高效率”网上商城 助力扩大网上交易规模
多频次、小额度采购活动制度规范缺失、采购效率低下等问题曾一度影响政府采购市场健康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便捷度,西安市财政局依托“互联网+政府采购”,积极建设开通政府采购电子卖场,采购人可通过网上直购、竞价、议价等方式进行交易。
小到一片纸,大到办公家具或公务用车,采购人都能在卖场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这是西安市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西安市财政局通过引入“信用+承诺”机制,简化供应商入驻条件,积极吸引更多商家入驻电子卖场,不断扩充电子卖场商家和产品数量。同时,西安市积极构建服务类电子卖场,将会计服务、印刷、保安、保洁等11类服务项目纳入电子卖场进行交易。2022年,西安市电子卖场交易量大幅提升,共完成交易额2.51亿元,交易量是2021年的3倍。
“组合拳”系统监督 维护市场有序竞争
政府采购中的“地方保护主义”“隐形门槛”曾经饱受诟病。为激发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热情,西安市财政局开展了财经秩序整治、营商环境治理、政府采购监督检查等活动,对采购人发布的采购信息、采购文件、合同公示等开展“定期巡检”,重点排查采购单位非法限定企业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所在地,以及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等10类典型问题。
在此基础上,西安市财政局建立问题整改机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采取约谈、考核培训、通报批评等方式,牢固树立采购当事人依法依规采购意识。同时,加大违法问题处理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围标串标等行为,确保市场竞争有序。
“温情调解”化解矛盾 维护市场公平公正
“贵单位在处理质疑投诉时,能以事实为依据,以政府采购法为准则,客观公正地帮助我公司解决问题,专业的业务水准,以及对企业的关心负责任态度,让我们企业深深感受到西安市的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这是西安市财政局收到的一封感谢信内容。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某单位一项金额较大的采购活动分多个采购包实施,由于投标供应商较多,竞争十分激烈。然而该项目却接二连三被质疑投诉,困扰了采购人和代理机构,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西安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和依法裁决,既保障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也赢得了当事人好评。
西安市财政局坚持依法保障供应商合法权益,在畅通救济渠道、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等关键环节,允许供应商通过书面、邮寄、电子邮件等多种渠道进行投诉,并积极推广在线投诉,提升政府采购的投诉处理效率,维护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在投诉处理中秉承“沟通、服务、高效”理念,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对于投诉人法律法规程序不清、投诉事实依据不充分、双方争议不断等问题,积极引入投诉调解机制,争取把矛盾纠纷在前端化解,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赞同。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