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堵车”
【杂谈】
谈“堵车”
■ 齐玄江
近些日子,发现北京的交通又开始拥堵起来了。早上7点多出门,路过地铁站口,就见那些单车像往常一样排起了长龙,近站口的地方挨挨挤挤占去了半边人行道。不远处,那位站在十字路口的交通协管员,正一边挥舞旗子一边指挥交通。“往左边拐弯的走喽!往左边拐弯的走喽!”吆喝完还兴高采烈地哼起了歌。
北京疫情严峻时,我就认识他了。那时路面冷清,也用不着他大声吆喝,他的神情显得挺落寞。我便和他交谈起来,问他做这个工作一个月有多少收入、工作几个小时。他说,退休后他就应聘了这份工作,一个月3000元,早晚高峰时各指挥交通两个小时。“没有北京户口这工作还应聘不到呢。”他说。那时他从不唱歌,面对冷清的路面似乎很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你看看,一点烟火气都没有,这哪里还像个大都市哟。这疫情何时是个头呀……”他叹道,对过往车水马龙的日子颇为怀念。
以前,对于交通拥堵,我们多有抱怨,对开车限号行驶也多微词。在网上搜得一首《沁园春·上班》,虽是打油诗,读之令人喷饭,却也反映了不少人的心情:
“上班路上,千里车流,万里人潮。望大街内外,车行如龟,苍穹之下,汽笛嗷嗷。一步不动,总是红灯,咋教司机不烦躁。
交通如此多焦,引无数大款上公交。惜奥迪A6,慢如蜗牛,奔驰宝马,无处发飚。一代天骄,兰博基尼,泪看电驴儿把车超。俱往矣,还数自行车,边蹬边笑。”
防疫阶段告捷,百业复兴,交通恢复往日拥堵,突然有了“原来堵车也是一种幸福”的感慨,对防疫取得的成绩也倍感珍惜。
这也令我想起第一次来北京天安门拍照的往事。那时还没有私家车,长安街上奔跑的大都是公交车,为了拍到一张以天安门前有公交车开过为背景的照片,往往要等上一会儿才能抓拍到。当时又怎能预想到今天天安门前车水马龙,再想拍一张没有车闯入镜头的照片而不得呢?
呵呵,堵车其实是由于大家都有了车,原本就是一种幸福,是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