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从评价到信用的“前奏”
奏响从评价到信用的“前奏”
——访中钰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书玲
■ 本报记者 杨文君
当看到一些地方陆续发布了2020年度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结果时,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从业人员,中钰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书玲对代理机构的行业发展又增添了一份信心。近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认为,这是政府采购代理行业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的‘前奏’。”
众所周知,随着代理机构资格认定的取消,代理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须规范。在张书玲看来,财政部发布的《通知》,就是对代理机构从业的一种规范。另外,随着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如,在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提高采购绩效等方面,都有新的办法出台,《通知》是其中之一。
采访中,张书玲多次强调,从检查到评价,再到信用建设,《通知》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但要实现这种“飞跃”,还有很多工作要推进。
在评价标准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出台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令张书玲欣喜的是,她的建议已在《通知》附件中得以体现。
打开2021年全国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评价指标体系,记者发现,评价指标涉及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业绩与人员情况、企业管理情况、企业失信与处理处罚情况四个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还分设了二级指标,并各自给予了一定权重。另外,评价指标有两套,一套是针对综合型代理机构的,一套是针对成长型代理机构的,打分侧重点略有不同。
对于这种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张书玲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她也指出,还有很多细节可以继续完善。“《通知》以从业人数对代理机构进行划分,50人以上的为综合型,50人以下的为成长型。仅以人数作区分,不太合理,是否可以考虑加入业绩等评判因素。”张书玲说。
要有一支专业的评价团队。据介绍,大多数地方都是交由律师事务所进行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在这一点上,张书玲希望能够加大专业力量的引入,比如,采购人代表、会计师事务所、评审专家、代理机构代表等。
“监督评价这项工作,仅仅依靠财政部门自己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交给律师事务所,也有失偏颇,律师主要熟悉法律业务,对政府采购实操方面知识欠缺。如在合同履约阶段,涉及一些财务内容,这时候如果能让会计人员参与评价,评价结果也会更客观。”张书玲说。
然而,根本不存在这样一家囊括所有专业力量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张书玲认为,如果能够成立政府采购行业协会,这一难题将会迎刃而解,但目前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要把评价结果“用在刀刃上”。据介绍,在以往的代理机构监督检查中,财政部门会对代理机构承接的项目进行检查,并最终形成一份书面的检查报告,公示代理机构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一些地方公布的监督评价结果来看,只有分数,当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张书玲表示,希望能够以不点名的方式公示出代理机构存在的问题,让代理机构知道分数是怎么丢的,并以此为案例,组织代理机构培训,以达到警示的目的。
“另外,分数也要有区分度,可以考虑划定一个合格线,作为采购人遴选代理机构的参考或标准。”张书玲补充道。
除此之外,张书玲对评价结果的应用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她希望能够将对代理机构监督评价结果与政府采购信用评价系统实现对接,并对代理机构形成信用评级,如,5A级、4A级等。
“我想,当代理机构有了信用评价等级时,采购人选择代理机构等,将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标准,行业乱象也会得到进一步治理。”张书玲说。
从监督评价到信用建设的“前奏”已经响起,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代理行业还会远吗?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