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巷行走
【人世间】
在小巷行走
■ 王悠行
他从山里来,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
兴奋是有的,好奇也是有的。但也有一丝疑惑萦绕心头:说是城市,怎么不见高大的城墙和城门呢?这多少与在乡下看《三国演义》形成的印象不一样。不一样的还有:城里没有淙淙流淌的山溪,没有稻花飘香的田野,没有相见语依依的乡邻。但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不足为奇。
于是安心在城里求学,在城里工作,在城里安家。那年岁暮,他从郊外的工厂调到了市中心的机关工作。
机关大院坐落在五一大道以南的藩后街,原为明洪武三年封第八子朱梓为潭王在城市正中首建藩王府的所在地。在它的周围,还有许多古朴的背街小巷,如浏正街呀,药王街呀,大古道巷呀,等等,古色古香地延续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
他进城时穿的是一双皮草鞋。皮草鞋是用废旧的橡胶轮胎所做,仿若乡下用稻草打的草鞋。极耐穿。不过,他早已实现了穿皮鞋的远大理想,于是将它毫不留情地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每天穿了皮鞋,踩着单车穿街过巷上班下班。
那些街巷两边是各种店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终日缭绕着喧嚣市声。什么时装店啦,裁缝铺啦,米粉店啦,足浴馆啦,音像店以及专门出租金庸琼瑶小说的租书铺啦,等等,应有尽有。在小巷屋檐下,有时还摆着一些摊点。有炸臭豆腐的,卖槟榔香烟与泡泡糖的,卖老鼠药和狗皮膏药的,修鞋修伞兼复制钥匙的,不一而足。
如果时间充裕,他喜欢推了那辆咔咔作响的老爷车,慢慢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巷麻石路上,去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市井烟火。街巷两边是没有古树的,那些古树早已在文夕大火中灰飞烟灭了。但还是有一些粗壮的梧桐和香樟,在微风中摇晃着不再年轻的枝条。
出了机关大院往南横过马路,便到了大古道巷。巷边的一棵树下,还有一口古井。但如今已加装了围栏,没人打水了。有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娭毑老嗲嗲坐在井边的石凳上,静静地望着井口,仿佛在暖暖地思念着曾经甘甜的井水对他们做细伢子时候的养育之恩。在这条古老的街巷里,传说有一口隋唐时药王孙思邈留下的洗药井。他好奇地驻足问道:这是洗药井吗?老人家有的点头道:嗯喏。有的摇头道:冇听说过。尽管他们回答得莫衷一是,但全都朝他温润地微笑着。他也朝他们微笑,然后想着古道热肠这个成语,心平气和地去机关大院上班。
过往的日子渐渐老旧,雨打风吹去,人们又不断迎来新的日子。转眼间,他的小孩已从牙牙学语到了上幼儿园时候,他难得再有优哉游哉漫步小巷的时间。
他的一位老同事是个逍遥派,传授经验说,下班后,要先到楼下望一眼家里厨房的排气扇转不转,如果在转呢,就到外面逛一圈,或跟人下一盘棋后再回家,可以避免做家务.还正好赶上吃饭时间,嘿嘿。他听了只是笑笑。细伢子还细嘛,不好意思学。
从藩后街往东走几分钟,便是浏正街南的定王台。此台为西汉景帝之子定王刘发因思念远在长安的母亲所筑。每当日暮时分,刘发便登台西北望长安。可惜定王台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风尘中,只留了一个极古典的充满人伦温情的地名。
但这里建了个远近闻名的书市。他喜欢逛书市,又是一个典型足球迷,午休时有时信步来到书市看看,顺便买份体育类的报刊。一个冬日的中午,他回望书市门口定王台这三个大字,心里突然有了什么触动,便转身进了一家药店,买了一罐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西洋参。店员是位大姐,好奇地问他这么年轻,吃西洋参干嘛。他说,自己还算年轻,但爷娘老了。那位大姐温厚地笑着点了点头。
时光就在这穿街走巷上班下班途中和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蔓延着。他在机关工作的这些年,虽然成天埋头苦干,但质朴耿直,有时无意间触碰了机关里的“机关”。进城多年,骨子里却带着山里人的本性,他不知该惭愧还是庆幸呢?呵呵,不由得郁闷地摇头苦笑了。
一个秋日的周末,单位加班布置一项展览。工作完成后,一位同事说,不吃盒饭了,走,一起去坡子街,那里的臭豆腐好吃,啧啧。
他嗯嗯答应着,一边想着自己还在山旮旯里砍柴的时候,就知道这座城市有个坡子街了。那时,当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给他订了一本小朋友看的月刊《红领巾》。山里娃娃能看到彩色杂志,当然是很欢喜的事。尽管里面尽是小朋友抓特务、小朋友割草积肥拾麦穗之类的内容,但也看得津津有味。看了里面看外面,看了封面看封底,于是就看到了杂志社的地址——坡子街。
他不好吃,进城十多年了还是顽固地认为,这世上最好吃的莫过于回锅肉,所以就从没去过。但一听坡子街三个字,就看到鲜红的红领巾飘啊飘的,一下子飘到了青山绿水间的童年。
他和同事沿解放路步行,不一会就到了坡子街。在这条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和苏州观前街齐名的小吃名街,他们闻到了满街浓重的商业气息,看到了满街的红男绿女,互相复制剪切粘贴着秋天的时尚。
他们嫌火宫殿嘈杂,便踅进了小巷深处的一家店子,点了几样菜。自然,少不了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
他们慢慢吃着,一边望着对面民居的屋顶。屋顶的瓦楞上,长着一丛蒲公英,在渐凉的秋风中轻轻摇曳。
同事说,山里面今年收成好吧?他点点头:山里人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收成自然会不错的。同事温淳地笑了,说,那是山里,城里有时候啊,要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呢。他没有吱声,若有所思望向窗外,发现小巷里光线暗淡了一些,不知什么时候落起了毛毛细雨。
在这满天飘飞着雨丝的秋日黄昏,谁家店铺里用录放机播放的暖暖的略带一丝惆怅的乐曲声,如水一样从门外泛着一丝亮色的湿漉漉的小巷麻石路上漫进来。侧耳细听,是齐豫的《橄榄树》。
她唱的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