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老太太
【我的父亲母亲】
戏迷老太太
■ 尔雅
我母亲爱看戏,是一个狂热的戏迷,镇子方圆几十里范围,只要有演出,老太太总会去看。一起去的还有几个堂叔和堂爷,近一点的地方步行,远一点的地方就合伙包一辆小面包车。到了戏场里,老太太立刻就钻到人群里,在靠近舞台的地方选一个最佳观看位置。她能连着站好几个小时,一直等演出结束,因为看得入迷,她饭都不吃,别人打电话也不接。我父亲不去戏场,等到晚上还不见她回来,就戴上老花镜拨电话号码,他要打好几个。老太太到家后就严肃地批评老头说,打那么多电话干啥?看戏呢,我又没上天,你再打电话我也听不见。我也担心她的交通安全问题,给她说了好多次,建议路况不好的地方不要去,老太太比较听我的话,有些地方的演出就不去了。不过她会积极地打听,没去的戏场是哪里的剧团,有哪些“名演”(有名的演员),以及演出了哪些剧目。她很羡慕镇子上去了戏场的人,也跟他们约好,下一次演出的时候,一起去看。
当然,要是说起看戏的世面,镇上的堂叔婶婶们就很羡慕老太太,因为她在城里的大剧场里看过戏。剧场里暖和又舒服,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风风光光地看。老太太评论说,演得好,唱得好,跟真的一样。我知道她爱看戏,带她去过好多次城里的剧院。其中有一次是在西安的易俗社。那次是带他们旅游,老头也在,正好赶上易俗社的名家折子戏专场,而且很顺利地买到票,票是第三排正中间。老头有点心疼钱,我就告诉他,不贵,便宜。老太太没意见,她很开心,她也不担心钱的问题,因为她坚定地认为,票价再高,她儿子也买得起。那天果然是名角的演出,好几个平时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名演,都在舞台上出现了,而且距离老太太那么近,简直就像是专门给她老人家演出的。老太太一动不动,目不转睛,似乎连呼吸都要收敛一样。夜里回到酒店,老太太很激动,一直在跟老头讨论看戏的心得,我睡着了他们还在讨论。
有个出名的演员曾经到镇上来演出,老太太尤其激动,因为她最喜欢这位演员,几乎就像是少年喜欢某个演艺界的明星。演出的时候,她早早地挤到戏场的前台,体力就跟那些年轻人一样。她不光看得认真,还要拍好多照片(她学会了用手机拍照拍视频)。演出结束,她就反复观看拍摄的照片,一边看一边发表评论。她说,镇上的谁谁还跟那位名演合影了。说起这个的时候,她的神色很羡慕。
后来有一次,我在会宁参加戏剧界的一个活动,老太太喜欢的那位艺术家正好也在。我就请她合影,并提到我母亲很喜欢她的演出。她听了也很高兴,还让我代为转达问候。过阵子我就把合影冲洗出来,回家的时候拿给老太太。老太太拿着照片,翻过来翻过去,看了好多遍。然后就把它装到一个相册里。她给自己买了好几个相册,相册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照片。平常有空闲的时候,她就拿出来看,等到有亲戚来,她也要拿出来给他们看。
我给她买过好多张戏曲的碟片,又买了碟机和音箱,这样她就可以在家里看戏。老太太虚心学习,学会了如何播放碟片。然后等有空的时候,她就开始播放碟片。老头当然也在看,而且她要求老头要认真看。一张碟片播放完,她就换上另一张。有一次她抱怨说,我堂叔借走了一本戏(两张碟片),结果迟迟不归还,估计是弄丢了,她有点生气。我安慰她不要紧,可以下次给她再买一本。近几年流行电子版的视频了,老太太也与时俱进起来,她先是随身带了一个录音机,机子上下载了好多戏曲唱段,早晨她爬山锻炼的时候,机子就拿在手里,响亮的唱段半个镇子都能听见。后来她用手机听,手机上下载了好多唱段。
到年底的时候,兰州有好多戏剧演出,每年我都问她想不想来看戏。老太太说不来了。但她接着会问是哪里的演出,演什么剧目,她喜欢的名演在不在。其实她特别想来看戏。问题是老头在家里。老头身体很好,但他坚决不来,他认为自己年纪高了,不应该随便外出。老头来不了,老太太当然不能来。老太太说,我要走了,老汉就饿死了。她的话一点不夸张。
说起老太太喜欢看戏,跟老头还真有些关系。我的先祖是大家族,曾经富裕兴旺,但是世事无常,地震、饥荒、旱涝、瘟疫频发,又加上匪患、偷盗、家族内讧,到我的曾祖时代,家道就衰落了。我爷爷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彻底的穷人。祖上留下的只有一把三弦琴。但那是一把好琴。蟒皮琴面,紫檀琴身,是民国时期方圆百里有名的三弦。我爷爷背着这把琴,带着父亲,卖唱乞讨。他唱的是小曲,小曲里讲的是世上的悲苦。琴弦拨出的声音低徊悦耳,与唱词搭配得恰当熨帖,让那些听的人常常流泪。我父亲不太会唱小曲,不过他看过很多戏,很早就跟着戏班跑龙套,他的记性特别好,很多戏词听一遍就能背下来。他会打鼓、打梆子、敲锣、配服装,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镇子上恢复了老戏班,他就成了戏班的主角。他演过好多戏的须生。他演出的时候,戏场里人山人海,人人都送上赞美。我母亲也在戏场里。她看得入神,心里骄傲。有时候她会流泪。因为从前的生活太艰辛,简直比戏里的人生还要悲苦。把曾经的苦难唱出来,是释放,也是解放。
老太太不识字。因为贫穷,她幼年没有机会上学。有很多年,她一直为生活而拼命挣扎。她经历过生活里最悲苦和最绝望的时刻,她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女性。她并不能听得清楚戏场里的唱词,唱词里文雅的部分她也不明白那些具体的含义。不过这不会影响她对戏剧的理解。她说老戏里讲的就是日子,是世间的人生。她知道舞台上的人生是演出来的,但演出来的人生其实很有用,既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保留记忆,还可以提醒我们,哪些部分哪些道理是人生里需要的,是不能改变的。她什么戏都看,秦腔、陇剧、小曲、京剧、越剧,甚至是歌舞剧、流行音乐演唱会和西洋古典音乐会。每次看完演出,她都要认真地发表评论。她说,好。或者说,那些娃娃真漂亮。我们受过教育,说起观看戏剧的体验的时候,会说,戏剧是人生的本能诉求,戏剧以易形、幻觉、仪式、游戏、模仿的方式,呈现世间的悲欢和怜悯。我觉得这些词语的含义其实和母亲的见解相同。她没读过书,但她有智慧。她都懂。
我爱这个七十岁的老太太,也坚决支持她作为一个真诚的戏迷的爱好。有机会一定要陪她多看戏。
(作者系作家、戏剧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