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实务操作 >>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 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的浙江实践

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的浙江实践

栏目: 实务操作(探讨),电子报 时间:2019-09-30 14:41:5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的浙江实践

为深化政府采购领域“放管服”改革,浙江利用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率先建立起覆盖全流程、全领域、多用户,集网上交易、监管和服务于一体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平台(简称“政采云平台”),全力推进政府采购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前,政采云平台已经服务浙江、重庆、广西等8省区和国家税务总局等中央单位,累计交易额达3753亿元,交易数量突破180万笔,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化政府采购“一次都不跑”。

主要做法

探索政企合作、独立运营的平台建设方式,融合政府、市场两个方面的优势

政府采购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其制度改革非单方面可推动。在财政部的指导下,2016年下半年,浙江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成立了政采云有限公司,遵循“政府定规则、市场建平台、属地化管理、专业化运营”的建设思路,以期通过“技术+制度”的创新重塑政府采购流程,以互联网的思维重新定义政府采购。

浙江建设政采云平台,着力落实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要求,遵循“政府主导、市场建设;管采分离、落实政策;专业运营、优质服务;统筹谋划、稳步推进”的理念,将电商平台先进的技术架构、运营能力和各级政府采购部门丰富的管理经验充分结合,进行独立、专业化运营。政府借助市场而非行政手段来规范平台管理;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需租用付费,成本更低,部署推广更快,并以此促进政府采购网上交易、监管、服务的一体化,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府采购网上市场。

打造政府采购云服务平台,构建政府采购数字化业务场景

全流程电子化。政采云平台目前已建成了交易、监管、服务三大子平台,以及电子卖场和项目采购两大系统,涵盖了政府采购从计划申报、交易执行、合同管理到资金支付的整个采购周期,使得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入驻、交易和监管全部线上化。

标准统一。政采云致力于推动网上政府采购标准体系的建设,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平台在建成标准业务流程规范和基础“四库”(供应商库、商品信息库、代理机构库、评审专家库)的基础上,打造了标准商品体系和标准价格体系。标准商品体系实现了商品品目和销售属性的标准化;标准价格体系实现了货物和服务价格剥离,两者结合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平台内外商品功能和价格可比。基于浙江“全省一张网”的建设,标准商品和价格体系实现了全省推广使用。

业务协同。所有供应商和采购当事人共用一个平台,有利于市场资源共享、充分竞争。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共用一个平台,通过按预算隶属和职责权限的分级授权管理,既保证了各地、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的独立运行,又提高了采购监管的协同性。同时,平台实现了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用中国、地方政务服务网等外部平台监管互认。

依托数字化平台,创新政府采购交易和管理模式

交易模式创新。浙江省在政采云平台的建设中,结合电商化采购的优势,按照“抓大规小、分类管理”的原则,创新了两类政府采购交易模式,即电子卖场采购模式、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项目采购模式。其中电子卖场采购模式包括网上超市、在线询价、反向竞价、协议+批量、网上服务超市等子系统;项目采购模式对传统的采购方式进行电子化流程再造,进一步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监管理念和方式创新。浙江省积极探索依托数字化技术提升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坚持精准、长效监管。平台通过建设实时监管系统、救济与利益保障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提供全面智能的监管工具。同时,将法律规定的禁止性、防范性规则内置于采购流程中,在程序上落实采购单位内控管理,使得所有采购活动过程留痕、结果公开、阳光透明,对异常采购行为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可溯,实现平台交易监管“无死角、全方位”。

建设成效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政府采购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

浙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依托政采云平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为指引,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依托,以新技术新业态为工具,全面重塑政府采购流程,让数据跑路代替百姓跑腿,促进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政府采购“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前平台入驻采购单位9万余家、供应商11万家、代理机构2376家、专家38787人,实现从预算编制、采购交易到资金支付“一次都不用跑”,线上操作、网上办理,大大提高了采购当事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并积极融入移动互联时代,推动掌上办事、掌上办公功能开发,专家注册接入“浙里办”,供应商注册审核、车辆控购、采购计划接入“浙政钉”。

“互联网+政府采购”为突破口,有效解决政府采购“慢、差、贵”问题

速度由“慢”变“快”。目前平台项目采购、网上超市、在线询价的核心交易时间比传统采购方式分别缩短至23天、0.55天和4.48天,比原先40天左右的时间大大缩短。

质量由“差”变“好”。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建立对平台上架商品的质量认证、抽检、跟踪、处理机制。引入全国优质供应商10万多家,对35万余种商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商品在平台透明可比。成立平台维权中心和诚信体系,维护采供双方的合法权益。

成本由“贵”变“节约”。从供应商成本看,与传统线下采购方式相比,每年可为供应商节约采购文件工本费、投标(响应)文件制作费、交通费等至少10亿元,节省交易时间78.2万天,节约纸张707.8吨。此外,采用一体化云平台建设模式,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大大节约了政府采购信息化资金的投入。

以全省一张网为抓手,提升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

采购流程透明化。浙江在全国率先实行源头上公开采购文件,涉及采购各环节的文件信息全部上网,同时,采购文件信息不仅向供应商开放而且向社会免费开放,实现面向各类采购主体、所有采购项目、整个采购流程的透明化运行、规范化操作,为“清廉浙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息公开标准化。2017年,浙江对政府采购网进行了改版升级,建立起全省统一、规范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渠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功能进行系统梳理和完善,完成22项信息发布模板编制,形成涵盖预算导入到资金支付采购全流程、各环节衔接的采购信息公开链条,实现政府采购信息公开透明。

数据共享开放化。政采云平台以数据的统筹、共享、开放为切入点,加快采购数据汇聚共享,释放采购数据价值,一是平台供应商、商品信息、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四库”的相关信息与全国相关资源信息库共享;二是平台采购交易、合同、履约等信息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三是平台供应商、专家等主体的诚信数据与信用中国、信用浙江等征信平台数据共享。平台还积极推动有关信息在预警、监管、决策等业务场景的应用。

以落实“三个优先”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釆购政策功能

有效落实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等政府采购政策。平台严格执行各类政府采购政策,通过商品打标、优先展示等手段,方便采购人识别节能环保商品。监管部门可配置限制相关商品上架,并对采购人行为进行自动预警。目前,平台累计上架节能商品96.2万件,环保商品38.9万件,交易额分别达到19.1亿元和8.1亿元。

支持中小微企业电商转型,更好促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落实定向采购、价格扣除等一系列政策,2018年浙江省84.3%合同份额授予中小微企业,帮助万余家传统政府采购供应商转型为互联网电商,政采云平台荣获“2018年浙江省服务中小企业十大优秀机构”。

建设农业(扶贫)馆等特色场馆,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浙江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开展消费扶贫的号召,依托政采云平台,搭建了农业(扶贫)馆,集中展示和销售浙江加快发展地区、对口支援帮扶地区的农副产品,帮助农民增收,进一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人口。下一步平台农业(扶贫)馆将立足浙江,走向长三角地区及全国其他省(市、区)。

以促开放、降成本和赋能为重点,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开放采购市场,降低制度门槛。一是公平开放。包括广大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数万家传统供应商在平台帮助下转型为互联网电商。二是降低门槛。网上超市大规模实行承诺入围,供应商一地签约,全网通用,实时办理,与协议供货的“短名单”制度相比,有效拓宽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市场范围。三是创新推出“电子卖场”体系下的竞价模式。采供双方迅速达成交易,降低传统招投标的制度成本。

减免保证金,减轻企业负担。一是自201961日起,全省政府采购投标环节不再收取保证金,预计每年免收金额超过30亿元,并要求在9月底以前将历年留存在采购组织机构的所有投标保证金自查清退完毕。二是鼓励采购人免收履约保证金或降低缴纳比例,经与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协同谋划推动,推出政府采购供货履约保险保函,替代现金,预计每年可以盘活供应商资金50亿元以上。

推出新型贷款服务,解决融资难题。早在2012年,浙江省就在全国率先面向政府采购供应商推出“政采贷”融资服务,但因办理以线下为主,银行业务推广成本高、供应商贷款不方便。随着政采云平台的全面应用,近期陆续升级上线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线上普惠金融服务产品。通过与省农行等合作上线流水信用贷和采购合同贷,供应商凭借其在平台的历史交易记录和履约情况、采购合同,即可申请贷款,最高额度分别可达1000万元、500万元。杭州、嘉兴、衢州、义乌等地推广成效显著,全省累计授信金额超过6亿元。

下一步思路

建设全平台统一的政府采购标准体系,夯实政府采购数字化转型之基

标准化是政府采购数字化的基础和前提。浙江省财政厅将继续从关键共性的采购业务着手,推动建设全平台统一的政府采购业务标准、服务标准和技术标准,促进政府采购全业务的数字化,为全国各省市政府采购数字化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是业务标准。通过建设全平台统一的交易体系和管理体系标准,推动政府采购网上交易和各采购当事人和采购流程管理的规范统一。二是服务标准。通过建设全平台统一的标准商品体系、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降低采购当事人参与网上政府采购活动的成本。三是技术标准。通过建设全平台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安全标准和关键保障技术标准,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保障平台的安全稳定。

深化新兴技术的运用,促进政府采购智能化发展

探索做好智能化采购这篇文章,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交易、监管、服务各个采购环节向智能化转变,让采购变得简单高效。一是智能需求。根据采购人使用习惯和需求关键字智能推荐需求模板,破解一直困扰采购人的采购需求描述难题。二是智能推荐。分析采购人需求和商品流行度,智能推荐物有所值的匹配商品,让采购人快速获取价廉物美的商品。三是智能监管。根据各级监管部门的权限和监管需求,推出或优化自定义报表、可视化监管、预警平台等智能监管工具,让监管变得温情、实时、有力。四是智能决策。分析供应商店铺流量、客户行为和潜力市场,协助供应商调整经营策略,更好地满足采购需求,促进供应商做大做强。

打造多要素汇聚的一体化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政府采购生态

借助市场、社会的资源和智力,创新市场化、平台化思维,以“互联网+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加快政府采购方式、方法、手段迭代创新,扶持和培育政府采购相关服务主体及业务系统、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政府采购生态。一是区域生态。通过更广泛的平台服务范围,将更多的主体和要素汇聚到平台,建立区域一体化的,透明、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二是行业生态。平台将依托政府采购业务,在现有医疗馆、疫苗馆、科研仪器馆、教育装备馆等专业场馆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引入专业类商品,满足采购人专业化的采购需求。三是服务生态。平台将积极开展配套的金融服务、大数据服务和SaaS应用服务,并依托先进的云平台分层开放技术,邀请其他电商平台、第三方系统开发商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府采购数字化生态建设,共享政府采购数字化生态发展成果。

(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处供稿)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897期第4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