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陕西作家的几部传记
【文学自由谈】
关于陕西作家的几部传记
■ 杨光祖
放暑假后,为了写一篇论文,一直在阅读陕西作家的传记和研究著作,费时十余天,竟然没有获得一点文学的快感。
李建军的《重估俄苏文学》厚厚两大卷,真是厚重,而《陈忠实的蝶变》相比之下,就弱了。毕竟所写对象高下不同,所展示的才华也不同。至于那些写路遥的传记,除了让我们看到农家子弟的不易和苦难,几乎看不到“文学”二字。陈忠实除了《白鹿原》,其他文字,也是弱,有些甚至无法卒读。记得前年暑假,我阅读鲁迅、周作人的文字,还有相关研究著作,得到极大的愉悦。去年暑假,阅读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等,还有传记,也是深感文学之美,还有高不可攀。可惜一到中国当代文学,包括路遥这样的名作家,就只有同情了。觉得他们不容易,人生之艰难,让人泪下。但文学呢?
邢小利的《陈忠实传》,评议太多,是评传的形式,但评议部分又较弱。对陈忠实的刻画,流于平面,没有站起来,可能也是距离太近,很多话也不好说,而且也没有披露新材料,如未刊书信等。他的《陈忠实画传》,相对来说,以资料说话,评论不多,感觉顺畅多了。其《陈忠实年谱》颇不错,资料收集和整理做得扎实,但附录收入其女的长文,就感觉不好。
孙见喜《贾平凹传》,可读性强,有传奇色彩,但又显得神神鬼鬼,鬼魅气太浓。不是合格的作家传记,某种意义上属于大众文化范畴,是消费文化之产物。学术性不够。
厚夫《路遥传》,完全以材料说话,客观,冷静,作者不跑出来发议论,但路遥形象却活起来了,是一部很好的作家传记。只是有些地方可能还是有点顾忌,没有放开,比如路遥在“文革”时期的表现,还有他与林达的婚恋纠葛。包括他的“颇有谋略”,为做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而如何挑头签名活动等等,都有点回避。不过,已经很不错了。我喜欢这本书。
张艳茜的《平凡世界里的路遥》,资料较多,有些地方,还不错,但整体看,属于拼凑之作。海波的《我所认识的路遥》,虎头蛇尾,第三部分有点轻薄了。
刘可风的《柳青传》,啰嗦,芜杂,书中大量对话,都没有出处,似乎在写小说。可读性差,而且也没有写出什么新意。至于一些人评价较高的附录柳青和女儿的谈话,也没有多少新东西。柳青只是提出不多的反思,而且还很有限。相对于《创业史》来说,确实有变化,但放到当时的中国,也不是多振聋发聩的思想,更不要说今日了。阎纲在《纠结铸就伟大——柳青和他的〈创业史〉》一文中说:“写作和发表《创业史》的时候,正是农民饥饿的时代,《创业史》主调却是为农民失去土地大唱赞歌,教育农民‘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把富裕中农推向路线斗争的对立面。”柳青晚年还认为,农业合作化是对的,只是我们没有把路走对。“农业合作化的探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值得赞颂与纪念。”
2009年,我曾在《庄之蝶论》一文里说:陕西文学孕育于延安文学,因此,先天地与政治关系非常紧密,那种意识形态的写作思维是非常深地钻到了他们的血液里。……但这是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正常化、现代化,陕西作家要创造这种奇迹已经很艰难了。
这次阅读陕西作家的几部传记,我更加相信了这一点。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散文家、学者)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