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供应商 >> IT电子报 >> 政府应用人工智能令人乐观

政府应用人工智能令人乐观

栏目: IT,电子报 时间:2019-03-25 18:00:16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热点关注】

政府应用人工智能令人乐观

■ 张泽明

人工智能是近几年的热词,在国内的应用也方兴未艾。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提到人工智能,这无疑在重申着政府对人工智能的重视。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张业遂也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启动一些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立法为人工智能保驾护航,无疑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书写重要一笔。不难想象,在法治引领下,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政府机关,为提升政务监管与政务服务能力增加“利器”。

人工智能助推治理现代化

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等实际应用领域愈发成熟,关联解决方案也下沉到包括消费金融、安防、电子商务在内的多个细分行业的应用场景中。政府机关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已应用了很多深度学习产品,这些产品为政府监管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巨大助力。

深度学习产品的重大应用之一就是智能图像识别。因为深度学习,最初就是应用在图像识别当中,它教会计算机分辨图像的含义。张学友演唱会,一再成为犯罪分子的噩梦,正是公安部门的“天网工程”人脸识别系统的功劳。以前摄像头采集的海量人脸信息都保存在存储系统中,如果想要从中找出特定人员,需要民警后期对各个图像一个个人工比对,工作量是极其惊人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人工比对中的人眼模糊识别率高低问题。如今借助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应用,相关系统能够实时自动识别分析这些海量视频数据,通过过滤、比对操作,将冗余、低质等信息挑选、剔除;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类、拼合、存储,实现更深层次的图像结构化分析。这样一来,系统事先存储在逃人员的图像信息,当逃犯出现在布控范围内,系统捕捉到逃犯的面部信息后,便与后端数据库进行快速比对。如果某人与数据库中的逃犯图像比对成功,系统就会发出警告信息,让警方轻而易举地掌握逃犯的实时动态。

使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上的应用还体现在政府机构的诸多领域。例如,今年两会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提到的海关智能审图系统,也是该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自2018年以来,海关在全国口岸开始陆续部署智能审图系统。这套系统连接海关的大型集装箱扫描检查设备H986,让每一台H986“眼明心亮”,充满智能。系统能对每一个通过检查的集装箱从宏观整体到微观细节进行扫视,然后能自主判断集装箱内货物是否存在违规风险。该设备还能在扫描图像上指出违规货物的位置,最后通过不同颜色的灯指示风险层级,提醒海关工作人员对风险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事实证明,该设备能够准确查获并定位非法入关货物。这样不但有效缓解“通得快”和“守得严”的海关服务与监管矛盾,也能帮助海关实现查验力量的科学配置。

与前述系统类似的还有公安部门的指纹识别系统等,这些均是利用了深度学习的高质量图像识别能力。

深度学习产品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应用之二是智能语音识别。提起Siri,很多手机用户都不陌生,苹果手机使用者往往都有过“调戏”Siri的经历,这个智能语音软件能够“听懂”用户的语音并自动进行逻辑应答,背后使用的技术正涉及深度学习。与此类似的智能办公系统已经进入政府办公领域,此类软件能够听懂会议发言人的语音并自动转换成文字,甚至于连标点符号都填充得有模有样,为办公室秘书们整理会议纪要节省了不少精力。今年两会期间,很多记者就应用了这样的智能会议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甚至在两会期间使用国内某知名智能语音识别软件,完整地将一次实地采访转换为工整的新闻稿件。

近来,央视的纪录片《创新中国》利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让已逝的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易老师的声音重现荧幕,完成了整部纪录片的配音。新华社则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了虚拟主播,这样的虚拟主播无论是从声音还是表情,都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其不仅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歇地提供服务,还能用无数个分身,在不同的现场播报各种资讯。新华社的智能男女主播“新小浩”“新小萌”就一起参与了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

深度学习还有力促成了智能文字的合成,中国地震台网也使用了该技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该网站利用机器人,用时25秒,就发布了图文并茂的报道,又快又好的报道秒杀了大多数人类小编,令人瞠目结舌。

人工智能助力政府未来可期

深度学习,依靠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凭借大数据的训练,在可以预见的领域仍将给政府的监管服务带来惊喜。

已经有公司利用深度学习产生的图像识别能力,研发软件:通过某个地区与建筑有关的楼龄、类型、建筑材料、人员分布等有关大数据,训练出地震是如何损坏建筑物的,从而高效预测出哪些建筑物将会对何等级的地震冲击波产生怎样的形变。继而生成灾难地图,并标记出受损最严重与受灾人数最多的区域,以便在地震发生后的最初几分钟内,指导救援人员迅速赶到最需要救助的位置。

利用深度学习的智能语音能力,未来政府的对外咨询热线电话,有望实现无人工、全自动化,仅由智能语音系统回答咨询者提出的问题。智能语音系统的无差错与全天候作业,预计将极大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并节约政府人力成本。

依靠智能语音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合成虚拟工作人员,有望在一些政府服务大厅或者面向公民的窗口部门,完成协助公民排队等候,提供讲解、查询、引领等服务。

智能办公系统,则有望能够分析各当事人陈述,生成较有条理的审判文书,将法官从繁重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效化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智能办公系统也可应用在公文处理上。采用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将非文本的公文(扫描件)转化为电脑文本文件,然后通过智能分类,对公文主题进行优先级分类,将抄送单位、抄送负责人作为标签类别,从而实现公文自动分发到相应单位和负责人,解决人工分拨流转效率不高的问题。系统也可以通过公文智能推荐,推荐历史相关的公文,从而对领导批办文件提供辅助提示作用。

(作者单位:大连海关)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844期第5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