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争创“五个一流”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采购动态】
平台整合 规范运行 电子交易 服务优化 数据应用
海淀区争创“五个一流”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北京市率先进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平台整合、规范运行、电子交易、服务优化、数据应用等五个方面争创一流,打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实际行动助力海淀区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平台运行效果良好,今年前10个月进场交易项目突破1000个大关。
在平台整合上创一流。积极推进整合建立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着力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秩序。2017年7月,实现政府采购项目全部进场交易;今年3月,实现市政道路、园林、水务等专项工程项目进场交易;7月实现海淀区建设工程交易项目进场交易,自此实现了海淀区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应进必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成效明显,今年以来,进场交易项目1141个,交易金额达57亿余元,节约资金1.5亿元。
在规范运行上创一流。把规范招投标流程和相关规则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交易效能。交易中心先后出台《开标室管理规定》《社会代理机构现场守则》《保证金账户管理办法》等规范交易行为的制度,并积极开展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调研,完成68项受理流程及规范的编制工作。交易中心统一规则标准,优化交易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和场内行为秩序,促进交易各方主体的行为规范。
在交易电子化上创一流,全方位推进电子平台建设。在建设网站、电子交易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了平台系统,推进辅助电子评标系统建设,重点开发电子化的开标信息录入系统和评标打分系统。增加保证金电子系统功能,与建行、工行等6家银行合作研发在线缴纳保证金、保证金电子系统计息退息等功能,推动平台电子化流程的纵深发展,进一步实现从投标报名到网上退还保证金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从而切实提升交易主体的服务体验,降本增效,最大限度避免传统交易模式的“暗箱操作”等弊端,增强交易的公平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在服务优化上创一流。坚持“互联网+服务”的理念,挖掘新科技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创新应用,全面提升交易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目前政府采购项目已实现社会代理机构通过交易中心的电子化交易及平台网上提交进场申请资料、网上发布招标文件、网上预约开评标室、网上下载现场视频材料,不用多次往返递交;供应商可以网上免费下载招标文件、网上缴纳保证金、网上递交投标文件、网上下载中标通知书,实现供应商“最多跑一次”,切实降低企业投标成本。为保证供应商尽快掌握平台操作及应用,交易中心积极举办电子平台操作培训会,截止到10月底,共组织9期,共800家次供应商、代理机构参与。为提升采购人采购效能,自3月份以来,交易中心积极走访全区29个街镇,坚持每月走访3+N家,结合政府采购实务与案例,以宣讲、座谈交流等形式普及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共走访服务区属单位4个,街镇21个,服务对象1200余人次。
在数据应用上创一流。推动交易平台数据分析体系建设,促进统计分析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建立“每周数据更新,每月月报统计,每季数据分析”的交易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制度。明确平台交易数据统计指标范围,梳理出覆盖交易全过程的80余个指标项。数据分析工作开展以来,从公共资源平台运行、政府采购、区属企业平台投标情况等三大方面,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深度分析。
据悉,下一步,交易中心将依托平台数据,推进交易数据应用分析系统的建设,加强各方交易行为关联分析,强化交易动态规范,发挥数据应用分析系统预测和预判功能。
(何文毓 陈娟)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