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副刊电子报 >> 清江难辨千年事

清江难辨千年事

栏目: 阳光副刊,电子报 时间:2018-08-23 15:11:15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谜面·谜底】

清江难辨千年事

■ 谢宗玉

七月初,汨罗市搞了一场名为“更有清流是汨罗”的文学采风活动。但整个活动流程,都是围绕文学大师屈原展开的。读其诗,演其人,绎其情,祭其灵,悼其魂。文坛大家和政府官员,从着装到表情,都显得庄严肃穆。我站在队伍中,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内心有了一种神圣的迫压感,惴惴间竟到了屏息敛气的地步。

两千年来,屈原对中国文人的精神影响力,似乎太大了。回到长沙,我把屈原重新梳理了一遍。突然发现,屈原的成名很大程度得归功于司马迁。《史记》之前,没有史书介绍过屈原。就连“人山人海”的《战国策》,也没提屈原一下。可见在当时的历史大风云中,文人屈原并没有值得称道的大功绩。

曾经以自己的言行干预或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在司马迁以前的历史长河中可谓车载斗量,可司马迁为什么会把七十二列传的宝贵机会留一席给屈原呢?这应该跟司马迁本人的遭遇不无关系。在作《史记》之前,司马迁因替降将李陵开脱罪责而惹怒了汉武帝,被处以腐刑。这种奇耻大辱,让司马迁痛不欲生。想着自己的一腔热血竟落得如此下场,左思右想,不得其明。恰好看了屈原一系列忠君爱国、幽怨悲愤的文章,感同身受,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就有了替他立传的心思。替屈原立传,也算是隐性地,替自己申张冤屈。

相对屈原政治上的平庸,屈原的文章在那个时代算是独树一帜。其中最耀眼的算是文本建设了。吸取《诗经》和《古乐府》的精华,屈原创造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骚体,为绚烂多姿的楚辞拉开了划时代的序幕。这种文体最擅借物咏怀,直抒胸臆,摧肝裂胆,反复吟咏,把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丝毫不显造作。给人在阅读上造成一种排山倒海又九曲回肠的气势,将读者的情感一下子就俘获了。特别是与他遭遇相近的人,更容易感同身受。可以说,司马迁先是被屈原的文章征服了,才决定替他立传的。屈原正是靠文章才成就自己的不朽之名。

这几日重读《九歌》《离骚》《九章》《天问》等篇章,才发现除文本的开创意义外,屈原的思想境界并不显得如何高远。内容和主题也非常重复,用现在的行话来说,就是重复写作。屈原所有文章的主题都在表明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得不到重用,希望贤明的君主能将他重新召回,让自己的才能为国所用,为民所用。而他就在这种漫长的等待中,一边怨天尤人,一边梳理自己受伤的羽毛。

屈原无疑是一个语言大师。且看《湘夫人》开篇几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个超凡脱俗的美人,略略几笔,就勾勒得栩栩如生。我相信只要稍通文墨的人,读了他的这几句话,心尖尖都会像被针给挑了一下。可惜的是,颇得汉语神韵的屈原,在刻划美人时,心里想到的却是怀王那个糟老头子。在绝大多数篇章中,他都把君王当美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怨又不敢怨、恨又不敢恨的等待垂青之人。

然而,把政治看得如美人般高洁的书生,都未免太天真了。像屈原这样心无城府、不懂权谋之人,纵然有盖世奇才,也不会得以施展。屈原的悲剧就在于他狷狂的个性不适合在以平衡为要义的政治舞台上呆。水至清则无鱼,就是这个道理。

司马迁曾经感叹:“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的确,真正的大情怀,应以天下苍生为念,学得屠龙术,不是“货与帝王家”,而是要左右帝王家,这才是大气魄、大襟怀。春秋时候的孔子、孟子、荀子及苏秦、张仪等人在这方面就开了个很好的头。春秋战国史,几乎就是一部思想家的历史,那些所谓的帝王好多只能算作思想谋略家的傀儡。只有让目光越过帝王君主,文人和思想家才可能保持自己独立的心性、人格和价值观。

鲍鹏山先生在《屈原,无路可走》中认为,屈原影响中国历史,不在于他的思想,也不在于他的业绩,而是因为他的失败。这“是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这句话的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屈原的“成功”正是因为他的失败。历史的天平已向秦国倾斜,屈原就算不被排挤,让他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如果是那样的结局,屈原在历史的黄卷中根本不可能发出如此强劲的光芒。

屈原的成功还要归功于他那些自我标榜的文章,这些文章正是他在被疏远贬谪后才完成的。有了屈原的被贬,才有屈原的文章,才有司马迁的感动。如果说给屈原立传是司马迁用木头雕塑了一座神像,那么司马迁对屈原大段大段的溢美之词就是撒向神像的第一层金粉。从屈原到贾谊,再到他自己,司马迁以为他们三个人所受的冤枉,在中国知识界定是空前绝后的。可他没想到的是,在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历代“个人对历史的失败,个性对社会的失败,理想对现实的失败”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而他们一旦失势,每每就自比屈原,下笔千言,抒情明志,将七分给予屈原,三分留给自己。这样一来,屈原身上的金粉就越撒越多,越涂越厚,神的光芒就越来越辉煌,人的面貌就越来越模糊。

已故作家江堤认为,“屈原的痛苦是高层知识分子的痛苦,是上层知识分子的集体失意,其主题是失宠于帝王,落魄于官场。屈原是这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代表,是他们用来抗拒堕落、战胜自我的一种话语武器。”他说得太好了。屈原正是一个失败的神祇。“恨天低,大鹏有志愁难展。”屈原成了天下失意知识分子心灵的慰藉,而他的文章就像一杯暖暖的烈酒,让千古以来那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在凄风冷雨的夜里,伴着青灯,痛饮不休。

屈原所提倡的“忠君爱国”思想,又是历代统治阶级最为需要的。对那些才华横溢、不懂权变的知识分子,封建统治者喜欢了就召回,动怒了就贬去,只希望他们一个个都成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屈氏模式”的人。屈原的精神力量塑造得越强大,那些失意文人聚众谋反的几率就越小,大王的江山就越稳固,这才是历代统治者容许将“屈氏蛋糕”越做越大的真正原因。从这方面来说,屈原的思想文章就具有某种精神鸦片的意味。屈氏之后,历代能称为哲学家、思想家的文人之所以少之又少,很可能就是因为知识分子被王化正统蒙蔽了双眼,失去了自由的个性,从而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精神。

噫,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劝这个民族还是不要把屈原当作民族之魂为好。事实上,在时光的淘洗下,屈原不再是历史中的那个屈原了,而成了一件符合公众需求的伟大艺术品。“屈原精神”也成了历代知识分子集体幽怨的结晶。就像把一粒沙子塞入蚌壳之中,若干年后掏出来的是一粒珍珠。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89期第8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