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老有所依 政府采购能做什么?
·聚焦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实现老有所依 政府采购能做什么?
■ 本报记者 张静远
近日,重庆7旬“任性”老人不住家里,非要住养老中心,孝顺儿子选高端养老社区的消息在网上火了一把。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超过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5%,然而,大部分老人住不起高端养老社区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让更多的老年人不论贫富,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对于这道养老难题,政府采购也许能贡献良多。
2014年:顶层设计核心年
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基本框架的搭建在2014年就已基本完成。早在2011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决定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于当年7月1日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随后又提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专业化养老机构,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为日后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奠定了政策基础。
去年,民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全国老龄办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积极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养老服务消费环境。养老事业朝着标准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去年8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推动建立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久后,中央财政下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在吉林、山东等8个省份开展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进行引导,地方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基金平台,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发展居家养老、集中养老、社区综合服务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大众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探索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有效模式。至此,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落实到了政府采购环节。
机构+居家:双层体系建设
目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机构服务、社区养老建设及居家养老服务,此外还有电子设备、养老医疗等特色项目。
关于养老机构的服务购买,目前大部分地区选择PPP模式进行采购。2015年,四川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包括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运营补贴、专项支持、对接受对象拨给供养经费在内的五项财政扶持政策,开展运用PPP模式支持社会资本建设10个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试点工作。湖南省财政厅联合省民政厅、省老龄委印发《湖南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方案》,专门列举了四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包括公私合作(PPP)模式、公建民营模式、多元市场主体模式和单一市场主体模式,并专门提出PPP模式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居家养老在各地广泛铺开,缘于“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实现集中养老)的流行。广东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按照“8个老人配备一个护理员”的标准,护理员每天为各户提供包括做饭、帮厨、洗衣、医疗等的不少于1小时的护理服务。河北保定高阳县通过“手拉手”助困行动,将不宜或不愿入住敬老院且生活不能自理的农村五保对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院户挂钩”的管理模式,令其在家中便能得到有效的护理照顾。吉林长春绿园区日前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了居家养老服务券服务的入围家政服务公司,该公司将为当地老人提供人文关怀等3大类居家养老服务。
比上门服务更能密切陪伴在老人身边的电子化手段,如今已成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新宠。河北保定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省钱高效的老年人网络服务平台,老人们只要拨打电话“12349”,在家就可以享受紧急救助、生活帮助等服务,为居家养老实现良性运营探索出新的模式。安徽合肥庐阳区选择为1700位空巢、低保、失独等六类老人配备“一键通”手机,全天候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居家养老服务。
除了这些常规的采购项目外,不少地区还有其特色项目。例如,重庆市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券”可买家政、用餐服务;江苏无锡滨湖区为全区6种特定老年对象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并积极鼓励街道、社区集体购买和个人自愿购买,受保障对象不但享受24小时的医疗健康专家咨询服务,而且在遇到意外事故或意外伤害时,还能得到最高10万元的保险赔付。宁夏与江西的一些地市也在计划就专门岗位购买志愿服务。
社区、居家配合电子化等种种手段,为我国养老体系的构筑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问题与出路
上到顶层设计下到地方实践,我国养老建设已经基本自成体系,但距离国际流行的“医养结合”(医疗与养老相结合)模式还相距甚远。
北京市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创办人姚莉告诉《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针对老人的医疗救助专业性要求非常强,社区志愿者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达到相关标准;而上门服务的限制性条件更多,例如,依据国际惯例,一般上门救助不应使用打针、手术等外科手段,而应以检测、服药、按摩等方式为主,这意味着上门救助的标准其实更高。
事实上,且不论专业的医疗救助人员,由于经费问题、社会地位等原因,不少养老机构和基层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连基本的人员都很难配齐。对此四川成都武侯区民政局局长杨海平介绍了他们的经验:“我们在社区大力培育由社区居民组成的草根组织。实践中我们发现,必须有社区人员作为主体参与,这项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的建议则是,让现有人员尽量发挥其作用,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理人员要活跃起来,切实实现价值。李红兵表示,实现这些社区人员价值的核心要素是与社区老人建立熟识度与信任关系。
资金问题与其背后的政府支持力度也是不少地区开展养老服务的瓶颈所在。对此,江苏无锡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华静娴表示,财政资金的分配中,首先要完成必须建设的基本服务项目,例如五险一金等;养老服务等为居民增加生活质量的项目须量力而行。此外,目前已在多个地区展开的PPP采购项目也为政府养老减轻了负担。李红兵表示,北京市为建设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支付了2.4亿元,这2.4个亿在市场中为这项事业找到来自民营机构价值20多个亿的服务,可谓用小钱撬动社会参与的大力量。
·国际视野·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到2050年,全球60岁人口将占五分之一,并史无前例地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总数。各国在面对养老,这个人人终将面临的问题时,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丹麦:
Hanne Helleshoej & Hans-Henrik Johansen(丹麦腓特烈西亚健康护理学院):
丹麦的养老模式有两个关键词:预防和选择。关于预防,我们要求老年人为自己负责,把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关于选择,我们希望老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在家中养老还是去养老院。据调查,丹麦的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离开家养老,一般老人生病也住不了多久就很快回家。过去几年中丹麦养老院数量下降快,因为老年人不愿意去。我们想办法让老人在家里享受服务。那么,怎样让老人在家中更健康,不用搬出来?我们的答案是智能技术和福利政策。
众所周知,丹麦是个高赋税高福利的国家,政府对养老事业每年有大量投入。我们建立了寻访制度,不管老人在哪儿养老,都会接收到一系列寻访:首先是评估师上门评估老人的独特需要,其次,相应人员结合实际探讨为老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最后,服务团队上门实施服务。这一套政策灵活而又具系统性。
具体实施中,这套政策又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预防,第二是康复。关于预防,我们为超过75岁的老人每年安排两次上门健康检查,由专门的公共健康护士来完成。关于康复,我们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培训项目,该项目不仅培训护士,还对患病老人进行培训和指导。
日本:
泽登拓(日本博爱株式会社社长):
在日本,关于养老的政府保险比较完善,其中一半由个人承担,一半由政府出资。日本每年花在7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就要90万日元左右。
据调查,有60%以上的老人希望在家里去世,但是,目前大部分都在医院去世。而严峻的是,医院的去世场所已经不足使用。目前,在家生活的老人医疗费用明显增加。为此,日本也开始建设地域统筹照顾体系。该系统将依据片区划分,在片区内设有照顾机构、医疗机构、志愿者合作,对老人进行照料。每个片区约有2万-3万人。医生每个月有两次进行上门服务,医生主要从事给老人提供指示,护士与按摩师则依照医生 的指示进行操作。老人可对此项操作的费用使用照顾保险和医疗保险。本人只需要负担10%,剩下的90%都由政府承担。
责任编辑:lilei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