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转移 艰难的破局
京津冀产业转移 艰难的破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消息一出,河北省一些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就转向了产业转移承接,招商引资的任务成倍加码,可以说是“一天一汇报,三天一小会,一周一碰头。”一场精彩大戏正在拉开,据悉,河北省已筛选出49个产业园区进行规划,绘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地图。
然而,狂热过后,一道道难题摆在地方官员的面前: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北京计划调整退出污染企业,而河北希望借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这是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实现双赢目标,绝非易事。
从武安闹市区到钢厂密集区,记者坐着出租车,仅用了十来分钟。记者实地调研当天,武安空气污染指数178,属中度污染。
武安县隶属邯郸,地处河北南部;钢铁,为该县支柱产业,环保压力可想而知。最近,这个小县城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却是京津冀一体化的话题——北京首单外迁央企凌云公司落户武安。被关注的不仅仅是 “首单”,围绕着污染源的“迁出去、引进来”的质疑声,亦困扰着武安。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焦点之一。但是,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是摆在三地政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肯定,京津冀产业转移,绝不是一场污染源的转移!
产业转移难题
一道道难题摆在京津冀一体化面前: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京津冀产业转移,污染源能否彻底消除
京津冀,区域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在首都北京膨胀至“难以承受之重”的今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受到政府高层前所未有的重视。一场精彩大戏正在拉开,京津冀的一些地方政府可谓迫不及待,匆忙制订规划,落实任务。据悉,河北省已筛选出49个产业园区进行规划,绘制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地图。
用“打鸡血”形容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亢奋毫不为过。河北某市一位招商局局长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近乎“荒诞”的心路历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消息出来之后,他几乎成了“车轮上的局长”,每周跑两三次北京。曾有一天,该局共派出8路人马共40多人进京寻找招商信息。一些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也转向了产业转移承接,招商引资的任务成倍加码,可以说是“一天一汇报,三天一小会,一周一碰头。”
而在证券市场上,保定“副都”概念股恒天天鹅仅用十多个交易日,股价从低点2.92元,一度大幅飙升至高点6.22元。
狂热过后,一道道难题摆在地方官员的面前:哪些产业迁出去、哪些产业引进来?京津冀产业转移,污染源能否彻底消除?2013年,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地区,巨大的环境压力使得三地协同处理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既要节能减排,又要承接产业转移,这是道难题。武安县2013年78.5%的工业总产值来自钢铁业,淘汰落后、过剩产能,钢铁业肯定受冲击。承接北京地区部分产业转移,或是武安的希望之一。孰料,北京首家外迁央企、国内原料药碳酸氢钠生产龙头企业北京凌云公司刚刚落户,便引来质疑。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凌云公司建厂时间长,生产设备老化,自动化程度低,能源资源消耗高,加之用煤炭生产二氧化碳,污染较重,已不适合在首都生存发展。这一表述立即引来质疑:污染不适合北京,难道就适合河北?
不过,凌云公司所属集团公司新兴际华一高层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则澄清说,凌云公司在北京生产时,需用自外地采购二氧化碳,且作为药用二氧化碳,需要由石灰烧制而成,根本无污染。此次搬迁至武安,则是效益导向,可以就地获得上级公司提供的原料,节省成本,同时又能腾笼换鸟,将凌云公司北京所在地,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应急救援产业园。
但即使如此,外界依然有质疑,北京污染会否梯次转移至河北。事实上,对北京来说,在众多产业转移的过程之中,最迫切需要外迁的重点之一便是污染企业。据悉,2014年,北京市计划调整退出300家污染企业。
迁什么与引什么
北京想迁的可能并非河北想引的。比如,河北正力图打造的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这仅靠产业转移是很难获取的
北京计划调整退出污染企业,而河北希望借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这是一对矛盾。化解这一矛盾,实现双赢目标,绝非易事!
去年,河北省确定了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战略:在未来的几年中,推进“6643工程”,即到2017年之前,要压减6000万吨钢、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600万吨重量箱玻璃。河北省副省长秦博勇说,这意味着,压减过剩产能的同时,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一些新型产业。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因此被河北视为千载难逢的转型和发展机遇。
一位武安市民对上证报记者说:“武安的污染在邯郸市是排得上号的,邯郸的污染在河北省挂得上号,河北的污染在全国挂得上号。”
硬币的另一面是,武安县的经济收入居邯郸地区首位,一个县的经济收入抵得上邯郸东部几个县的总和。这要归功于武安县的支柱产业——钢铁。
在武安,被视为严重污染源的钢铁企业,几乎与城市的核心区毗邻而立。当地人士向记者介绍说,武安县有20至30个钢厂,都是地方利税大户。几年前就传闻要迁出部分钢厂,但至今未见动静。要钱还是要环境,地方政府难下决心。武安的窘境,也绝非个别。那么,靠承接北京产业转移,能否助力河北实现转型和发展的目标?
据媒体报道,2014年北京集中清退的行业是锻铸造、家具、建材等。其中,锻铸造企业有282家,规模以上家具企业有83家。经过双方协商,这些企业将集中迁往冀中南地区。其中,锻铸造企业将集中迁往邯郸市成安县、鸡泽县,家具企业将集中迁往石家庄行唐县。
有专家认为,能耗项目搬离北京,不仅能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还能实现“腾笼换鸟”,利于首都改善经济结构,腾出土地资源发展高端产业。项目搬迁过程中实现转型,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对河北不增加新的污染排放,也有利于促进河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京冀合作共赢发展。
那么,对于河北来说,最想引入哪些产业呢?文化产业是首选之一。据悉,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河北省推介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成果喜人,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中国汉城国际文化产业园等44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金额671.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投资超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共有215个。其中,基本建成项目50个,正在建设项目115个,正在谋划实施项目50个。显然,河北正力图将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仅靠产业转移是很难获取的。
让市场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应由市场引导,让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地区,产业链在区域内根据资源禀赋自由配置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少专家和市场人士建议,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而不是行政命令式的干预。
一央企高层说,目前其所在集团公司与天津、河北对接还处在探讨阶段,企业在什么地方发展,其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效益,既有社会效益,也有企业效益。
该高层认为,“政府强行干预拉郎配式的产业转移不可取,而应靠市场手段去解决,按市场规律办事,由市场引导产业转移。比如,中心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贷款等融资成本提高,地方政府用税收手段调节企业类型,高精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污染型企业则应加收排污费等,成本高了,企业自然就会搬迁,产业也随之梯级转移。”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调研发现,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即将整体搬迁,而其中很大部分已经在北京扎根的人并不愿意走,他们在北京买了房,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宁愿选择留下来,与当地产业就地升级。
为此,单菁菁建议,政府在其中应该做的就是创造政策环境。通过做好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规划制定;建立京津冀地区协调机制,减少三地行政摩擦;疏解教育、医疗等优质服务资源等方面,降低区域交易、沟通成本,解决三地发展的共性问题。让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地区,产业链在区域内根据资源禀赋自由配置。
协同发展是根本出路
京津冀要共同确立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协同发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京津冀对产业一体化发展都有各自的打算。如北京至石家庄,北京至唐山、曹妃甸,北京至黄烨港,有望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大走廊。
天津规划将保税港区、自贸区根据各自功能定位发展优势产业,不同功能区承接的产业转移重点不同。天津港保税区以发展物流、港口、船舶制造为主;南港工业区以制造业、石油化工为主;滨海新区以现代金融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对外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润青说,目前央企80%以上的总部在北京,滨海新区定位是承接二级子公司的转移,央企决策中心需要离各部委近一些,但是科技、运营、研发等部门可以入驻滨海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整体规划未落定前,金融均是河北、天津积极争取的一个重点高端产业。也就是说,京津冀都在动足脑筋,大力发展金融业,但京津冀如何分工、协同发展,需要整体规划。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要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
显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一定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角度,作出顶层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主任周宏春认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央会统筹规划,整体考虑,并出台相关政策,包括确定产业关系、要素流动和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等。
“大气污染治理、水清洁行动计划,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环燕山、太行山要建一个生态屏障;还有土壤、固废、危废处理等。这些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都将有统一规划,京津冀都将受益。” 周宏春说。
“新一轮规划不能再重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产业雷同的老路。”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刚认为,京津冀要共同确立具体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及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协同发展才是根本出路。(记者 周鹏峰 姜隅琼 阮晓琴)
责任编辑:lilei
点击排行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