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主办 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 >> 讲政采人故事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 有志•有识•有恒——记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秦志龙

有志•有识•有恒——记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秦志龙

栏目: 讲政采人故事,政采要闻,全国政采新闻联播,电子报 时间:2017-02-23 18:37:08 发布:管理员 分享到:
【摘要】

【讲政采人故事】

有志·有识·有恒

——记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秦志龙

■ 杨春燕

听说这次的采访对象有秦志龙,我当时心里就乐了,因为虽然只通过电话,我们已然是“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了。

“杨编辑,你好!我们这次终于见面了!”当看到站在办公室门口的我时,秦志龙快步走过来热情地打招呼,我也赶紧把他上下打量。只见他理着小平头,再仔细看,鬓角已经有些发白。“他还真是很精干呢”,我心里正嘀咕着,突然又听到他说:“上次稿子的事情,还要感谢你。”

“哪里,是我们应该感谢您的投稿,还尊重编辑意见修改稿件。”就这样,我们从那一次的稿件开始聊了起来……

写作大户——“书”写岁月,成就人生的丰厚积淀

几个月前,一篇稿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目前实行的、完全由第三方专家决定采购结果的政府采购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对各种问题和隐患剖析后,提出可参照我国法官判案机制对现有评审制度进行改革。

看完文章后,第一感觉是作者思路严谨、眼界开阔,文中还参考借鉴了国外同类情况的处理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只不过字数与排版需求有差异,所以我通知他需要增加一些字数。电话中,秦志龙很爽快答应了,得知可能会因为修改推迟在下一期刊登后,马上表示“先改好再说”,还很诚恳地征求修改意见。

再聊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秦志龙告诉我,其实大部分的写作思路早已经形成,并且以《现行专家评审制度有待完善》为题,2009年在其他媒体上刊登过。这次“新瓶装旧酒”一方面是更进一步详细阐述了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也因为多年来,一直觉得现实工作因为制度性的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掣肘,他希望不断思考、厘清思路,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发声”,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

“我喜欢写作,但见书见报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更享受写作的过程——不断捕捉灵感,不断突破原有思路局限,甚至先人一步,窥见行业发展中可能触碰到的暗礁、提出具有操作性的专业意见,这种成就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所从事行业的归属感,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无怪乎他十余年间便在《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报》等专业报纸杂志发表了政府采购方面的文章100多篇。想到这里,有个“蠢问题”不知不觉冒了出来——

“听说采购中心工作是比较忙的,特别是在您刚刚进入单位的时候,起步之初的采购中心工作一定千头万绪……说实话,我有点想象不出这十多年来,您是怎么匀出时间来进行大量写作的?”

看来这个问题秦志龙已被“拷问”多次,他边点头边微笑着说:“说到时间安排,我对时间确实是算得非常紧的,每天都有严格的生活规律,别人的时间也许或是以小时、半小时计,而我对时间的把控会精确到分钟。”单位的保安都知道,采购中心8点半上班,但秦志龙几乎每天都7点05分准时到单位,接着开始锻炼身体,然后8点20走进办公室,调整到工作模式。在一般人眼中,他过着“清教徒”一般的生活。“就比如刚参加工作时,我最大的爱好就晚上等别人都下班走了,一个人留在单位做试验,这不是领导要求,也完全不计算加班报酬,可能是因为除了工作和学习之外,我没有其他任何爱好吧!”他自我解嘲笑着说道。

耕耘什么,就收获什么。正因此,他才能成为采购中心的“写作大户”,获得市机管局“知识型职工”光荣称号。

“那您写的文章基本上都是跟政府采购相关的吧?”一边翻着手里厚厚的《秦志龙文集》,我一边不经意问道,回答却令人意外——

“不是的,其实刚工作不久,大概是从1987年开始吧,我就开始在《电脑应用时代》《微波与通讯》《棉纺织技术》《上海微型计算机》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文章……后来换工作之后,在《上海市政工程》《市政设施管理》等专业刊物也发表了一些文章。

从“计算机”到“市政工程”,再到现在的“政府采购”……看出我的惊讶,秦志龙咧嘴笑了笑,把话头引到了37年前。

“获奖大户”——“敢于归零”,拥抱人生的每一次转折

1980年,当时年仅16岁的秦志龙考入了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读于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电子工业部第五十研究所工作后,酷爱钻研科技的他很快在工作中崭露头角,主持设计的“喷水织机计算机实时监测系统”荣获电子工业部第五十研究所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设计的“集散型用电负荷监控系统”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1年他还胸前戴着大红花,来到人民大会堂代表五十所出席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大概是所有知识分子的最高梦想了,提起那段完全由“0”和“1”交织而成的“虚拟”岁月,秦志龙至今仍是一脸沉醉的样子。“我情商不高,与跟人打交道相比,我更喜欢跟机器打交道。当时五十所有一些废弃的进口仪器,在别人眼里没什么,在我眼里就是蒙尘的宝贝。每天下班单位只剩我一个人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把那些‘宝贝’一个个拿出来鼓捣,直至修好。”单位没人在意这些事情,更不可能有什么奖励,连加班都不算,但是在他心里,这是一个真正享受的过程,再说,仪器修好了还能给国家省不少钱呢。

十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秦志龙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被引进到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指导、维护、管理和若干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兼任“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初级、中级)”培训师。尽管从科研技术人员转为科研项目管理人员,跨度不小,但很快他又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参加研究完成的“上海市城市道路辅助管理系统”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城市桥梁管理系统”获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过说起“跨度”,最大的转折还应该是1999那次应聘。当时只有35岁却已是高级工程师的秦志龙参加了采购中心史上最为“麻辣”的一场招聘,在三四百人中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第一批招录的8位员工之一。

“听说其实您在原单位工作开展很顺利,被评为市政工程管理局‘新长征突击手’,单位还给您配了车,怎么会想到又一次放弃已有的一切,选择重新开始呢?”

“我是在报纸上看到招聘广告的,说实话第一感觉,觉得招聘条件非常高,紧接着心里一跳,觉得政府采购完全是个新生的事物,很新鲜,感觉到这在将来会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再说,当时已经35岁,就年龄槛来说,已经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

听到这里,想起一段曾看过的话——

没有对或错的选择,只有心的指引的选择。

如果我很明确自己要什么,并且会朝着那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如果沿途还有惊喜和改变,我也会凝视它、思考它、审视它、选择它。

荣耀声名、经济回报,都是附属品,辅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人生自由和内心满足。

人们喜欢慨叹命运的跌宕、生命的无常。然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什么就成为什么。人被塑造,也自我塑造。如今,坐在我对面的这位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二科科长、全国十佳集采业务标兵,再一次让名字后面写满了闪亮的成绩,硬生生让生命中的每一次转折都弯成了前进的阶梯。

“采购大户”——“位卑不忘忧国”,演绎人生的别样精彩

“杨编辑有没有想过,花钱有四种方式——花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东西;花自己的钱给别人买东西;花别人的钱给自己买东西;花别人的钱给别人买东西。政府采购,就是其中的最后一种。”谈起政府采购,秦志龙先给我这个门外汉做起了“入门式”宣教。

采访的关系,我是带着一双耳朵来的,给我做宣教容易,但是十几年前政府采购刚开始那会儿,宣教渠道少,而且制度新,有很多没有理顺的地方,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不理解和抱怨。为此,秦志龙一方面积极沟通,尽可能争取服务对象的理解,另一方面继续发挥自己的“钻劲”,推进顾问式采购理念,将服务环节前移,并在采购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采购经验,为采购人提供全程的咨询和跟踪服务,提高采购成功率。在采购组织方法上,还会同本部门创新建立信息集成项目全电子招标投标工作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实现无纸化,方便了供应商。

十多年来,完成采购合同1400多个、采购金额40多亿元,一人占去采购中心采购总额10%;由他负责采购的“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总投资约为8亿元人民币,是中心成立以来最大的信息化项目。

不过,对于这位采购中心的“老人”来说,光看这些数字还略显平面了一些,采访中,更让我动容的是这样一些细节:

比如,他的细心——“开标后的客观性审核,看似容易却不能大意,比如要检查相关材料是否盖好章、签好字,一旦没有,这种不起眼的‘低级错误’都有可能导致废标。”

比如,他的“机心”——“对供应商不能问‘能不能?’要问‘怎么做?’跟你采访一样,我自己也设计了一整套问题,供应商到底合适不合适,我一般通过几个问题就可以掂出斤量来。”

比如,他的匠心——“根据国家出台的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在投标中只要声明自己身份符合,就可以凭小微企业身份享受评审优惠。那具体执行中,怎么统一执行口径?是只针对企业,还是将个人团体、事业单位也纳入考虑范围?不同行业认定标准不同,那面对跨行业企业时如何认定?这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量。没有答案,要寻找答案;没有现成答案,就要考虑可能的最佳解决方案,并尽可能向有关部门呼吁……”

采访快结束时,我抓住机会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事业’和‘职业’有什么本质区别?”

“‘事业’是这样子的一个东西——你为了把它做好,不会再去考虑其他的问题、其他因素,一门心思只想做好。要问为什么?我想我算是知识分子吧,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一种情怀。”秦志龙不假思索这样回答。

(作者单位:《上海后勤》杂志社)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644期第1版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第一份“中”字头的专业报纸——《中国政府采购报》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创刊!

《中国政府采购报》由中国财经报社主办,作为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服务政府采购改革,支持政府采购事业,推动政府采购发展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中国政府采购报》的重大使命。

《中国政府采购报》的前身是伴随我国政府采购事业一路同行12年的《中国财经报?政府采购周刊》。《中国政府采购报》以专业的水准、丰富的资讯、及时的报道、权威的影响,与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国政府采购发展事业的脉搏与动向。

《中国政府采购报》为国际流行对开大报,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个版,全年订价276元,每月定价23元,每季定价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可以破月、破季订阅。

欢迎订阅《中国政府采购报》

订阅方式: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直接订阅)